來源:
新華網

探文明之源 尋民族之魂——解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2018-05-28 22:07:3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文明之源 尋民族之魂——解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王思北、馮源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于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5000年傳承,經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這些牽系根脈的問題,曾讓一代代學者兀兀窮年、接續探索。

  28日,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牽頭,聯合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機構共同參與的“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發布成果,揭開中華文明源頭的神秘面紗,書寫華夏兒女共同的“家譜”。

  擦亮中華文明“滿天星斗”

  發展水平相近的眾多文明,散布在中國的四面八方,猶如天上群星之星羅棋布——已故的中國考古學界泰斗蘇秉琦先生多年前就曾提出中華文明初始時期的“滿天星斗”說。

  多年來,探源工程專家聚焦良渚、陶寺、石峁、二里頭等都邑性遺址,以田野考古工作為中心,并將實驗室“搬”到了考古工地,擦亮已經沉睡數千年的文明“星斗”,也為實證5000年中華文明提供重要證據。

  在浙江良渚遺址,發現了建于距今約5000年前,面積近300萬平方米的內城和更大規模的外城。為了防止古城遭到洪水的侵害,在古城以北的山前地帶,良渚人堆砌起巨型水壩,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時期的建筑中首屈一指。

  在山西陶寺遺址和陜西石峁遺址,分別發現了面積在280萬乃至400萬平方米的巨型城址。這些城址內社會分化嚴重,高等級建筑周圍有高高的圍墻圍繞。這一時期,墓葬中反映的階級分化非常明顯,小墓一無所有,或者僅有一兩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隨葬品可達到上百件,不僅制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級身份。

  “像這樣的社會,顯然不再是原來我們認為的部落聯盟,應該已經進入到國家階段。”探源工程負責人之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說,“所以我們覺得,中原地區在這個時期已經進入到初級文明階段。”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基于90年來中國田野考古學成果的科學總結,經過多學科聯合攻關研究,探源工程研究團隊還從社會分工、階級分化、中心城市和強制性權力等方面,提出了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突出特征。

  探知多民族國家生生不息的力量

  何時、如何、有何、為何——探源工程的研究自始至終貫穿著這幾個關鍵詞。“我們并不僅僅是要解決中華文明何時形成、是否確有5000年歷史這樣的問題,還要追問中華文明如何發展、又為什么這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王巍說。

  經過多年研究,專家們對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過程進行了梗概式描述。

  ——距今5800年前后,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

  ——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

  ——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并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中華文明實際是在黃河、長江和西遼河流域等地理范圍內展開并結成的一個巨大叢體。”探源工程負責人之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說,“這個叢體內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發展。在彼此競爭、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鑒,逐漸顯現出‘一體化’趨勢,并于中原地區出現了一個兼收并蓄的核心,我們將之概括為‘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專家認為,作為一種歷史趨勢,“多元一體”也奠定了日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礎,成為中華民族和多民族統一國家形成的遠因和源頭。

  探源工程的工作也揭示了大量有趣的文明細節,佐證著中華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利用DNA技術得知,今日常見的小麥、黃牛、綿羊皆是“移民”而來;從多處早期礦冶遺址推斷,中原地區的青銅冶煉技術源自中亞地區,但在勤勞智慧的先民手中發揚光大,發展成為日后獨一無二、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

  “中華文明在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形成的多元一體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為了其長期生長的起點,從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積淀、心理認同、禮制傳統,奠定了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發展的基礎。”關強說。

  照亮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輝煌之路

  2009年8月,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為探源工程刊出專號,吸引了國際學術界的目光。

  “中國新石器時代是被考古學遠遠低估的時期。”國際考古學泰斗科林·倫福儒評價說,中華文明探源研究,是中國學術界為豐富發展人類歷史的整體認識所作出的應有貢獻。

  沒有多學科深度融合的研究實力,就沒有探源工程的世界性成果。在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看來,探源工程取得的成績與我國人文社會學科和自然科學近年來的長足進展密切相關。測年技術、遙感技術和DNA技術在探源工程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大量應用,為探源工程中的關鍵結論提供了重要支撐。

  探源工程4期業已結項,華夏兒女探尋5000年歷史源流的目光依然熱切。

  專家們的工作并未完結。在趙輝看來,中華文明探源這個課題將是一個非常長期、需要繼續付出努力的研究任務。

  在河南二里頭遺址所在地,老鄉們期盼著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建成。幾十年來在此發掘出土的遺物,將向世人展現這片土地曾經的恢弘景象。

  在浙江良渚遺址核心區,瓶窯鎮長命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好奇地向講解員發問,感受著5000年前中華文明的奇妙樣態,驚嘆于祖先高超的智慧。

  在未來,伴隨著探源工程的成果陸續寫入中小學生教材,中華文明5000年燦爛的星光,將在每一個幼小心靈中撒下文化自信的種子。“歷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自尊、增強文化自信意義重大。”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表示,將及時增補教材內容,不斷更新和充實歷史考古和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王曉雨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24141298819701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日本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久无码中|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