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3月6日電(記者 黃海)一張設計圖紙、一把卷尺、一瓶水、兩個扎鉤……上午7時,中國中鐵建工集團容東E組團安置房二分部的鋼筋工李瑞杰清點完自己手頭的工具,戴上口罩和安全帽便步行前往項目工地了。
3月3日上午,記者在容東片區E組團安置房項目工地現場見到了百名“雄安工匠”之一的李瑞杰,此時的他正在與工友們蹲在鏤空的鋼筋作業面上,對腳下的鋼筋進行綁扎。“我來自河北省邢臺市,從事建筑行業11年,干鋼筋工作也有6年了。”說話間隙,李瑞杰一直沒停下手里的活兒。只見他左手拿著扎絲,右手拿著扎鉤,作業時,扎鉤在他手上不停地旋轉,扎絲也跟著扎鉤一起“舞蹈”起來,幾秒鐘就完成了一個綁扎工作。
“李師傅綁鋼筋的時候很認真的。”一旁也在做著鋼筋綁扎工作的工友這樣評價李瑞杰。鋼筋綁扎工作看似簡單,實則不然。李瑞杰介紹,他每天需要重復這個簡單的動作上千次,特別考驗人的耐心。同時他還需“兼職”搬運工,時常將幾米長的鋼筋放在肩上扛,來回行走在鋼筋綁扎區。像這樣,李瑞杰一天需要累計搬運1噸左右的鋼筋。
李瑞杰在進行鋼筋綁扎。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高盟 攝
“鋼筋綁扎屬于在建筑工序中基礎靠前的工作,只有綁扎工作結束后,才能開展下一步安裝支架模板、澆筑混凝土等工作。鋼筋綁扎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續施工的質量和進度。”李瑞杰告訴記者,鋼筋工屬于“先頭部隊”,作業面基本是在“最頂層”。“最難熬的要數夏天和冬天了。夏天,我們和鋼筋都要接受陽光的‘烤驗’。鋼筋被曬得燙手燙腳,工作十幾分鐘就好比進了烤箱;冬天,鋼筋更是凍手,即便戴上手套作業,也能感受到刺骨的冰涼。”
李瑞杰在施工現場作業。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高盟 攝
一個區域作業面的工作完成后,馬不停蹄地接著干另一個區域的工作。“在雄安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收獲多。雖然很累,但是過得特別充實。”李瑞杰坦言,2020年4月,他在刷手機朋友圈的過程中,無意間刷到了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建設場面的航拍夜景,瞬間被新區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打動了。
作為一名鋼筋工,李瑞杰認為,綁好每一根鋼筋,確保每一根鋼筋的規格、數量、間距、位置的正確性,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是工匠精神。同時也只有高標準嚴要求自己,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確保工程質量,確保“雄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