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順利推進
各市縣形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成果
制圖/褚林
從日前召開的全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上獲悉,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順利推進,截至2020年底,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已形成文本、圖件、38項專題研究等成果,各市、縣均已形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成果,鄉鎮和村莊規劃編制全面啟動,358個村莊規劃試點全部完成。
國土空間規劃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事關發展大局,對于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建設美好家園、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實現“多規合一”,具有重大意義。省自然資源系統把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擺在全局位置,把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努力構建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省自然資源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不斷提升規劃的科學性、戰略性、前瞻性、實效性。我省先后出臺《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實施意見》《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若干措施》《關于加快推進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精準功能定位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梳理制定正負面清單、三條控制線現狀情況清單、人口規模清單等7個清單,為規劃編制提供政策保障。
我省根據區位優勢,突出重點、精準定位,明確了不同的空間發展目標,特別是涉及重大國家戰略的發展區域,作出了戰略性系統性安排。雄安新區周邊區域、廊坊市北三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嚴格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張家口、承德市著力推進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將北京周邊、雄安新區周邊、省會周邊等20個縣(市)確定為重點縣(市),與13個市(含定州、辛集市)共同參加省級重點審查。
創新開展村莊規劃試點工作,建立責任規劃師制度,由省規劃大師領銜,成立專家顧問和巡回指導小組,推行責任規劃師名單、照片上圖上墻,幫助各地科學編制村莊規劃。探索創新“村黨支部書記講規劃”模式,增強規劃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證村民看得懂、記得住。
為避免“千規一面”,我省分級分類建立了市縣鄉村規劃標準體系,制發《河北省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導則(試行)》,按照環京津核心功能區、沿海率先發展區、冀中南功能拓展區和冀西北生態涵養區四大片區,提出差異化規劃指引。制發《河北省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導則(試行)》,提出城郊服務型、工貿帶動型、特色保護型、資源生態型和現代農業型等不同類型鄉鎮規劃要求。制發《河北省村莊規劃編制導則(試行)》,在國家劃分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4種類型基礎上,增加了保留改善類,實施分類引導和差異化管控。(通訊員姜慧婕、梁小珍 記者郝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