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
關乎每個勞動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自其進入“計劃實施”階段以來
一直備受關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人擔心
延遲退休是不是會影響年輕人就業?
老人晚退休不能幫忙帶孩子
會不會影響年輕人的生育意愿?
也有人焦慮
年紀大了競爭力下降
被單位淘汰后找不到新工作怎么辦?
等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些擔心和焦慮是現實存在的
所以政策的制定和推進也充分考慮到了這些問題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
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
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何理解這16個字的總體原則?
在具體實踐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以下是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金維剛的解讀
小步調整
就是延遲退休改革不會“一步到位”
而是采取漸進式改革
用較小的幅度逐步實施到位
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
節奏總體平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彈性實施
是說延遲退休不會搞“一刀切”
不是規定每個人必須達到延遲后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
而是要充分考慮
不同職業群體、不同崗位的多元化需求
增加彈性因素
增加個人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分類推進
意味著延遲退休不是“齊步走”
而是要與現行退休政策平穩銜接
對于現有不同職業、地區、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異
改革后也會保持政策延續性
確保政策調整前后有序銜接
平穩過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統籌兼顧
即延遲退休不能“單兵突進”
退休年齡問題涉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
因此
延遲退休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
與之相關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
需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一方面
過去一些與退休年齡相關的政策
要隨著延遲退休進行相應調整
另一方面
延遲退休改革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機遇、問題和挑戰
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及時跟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通過專家的解答
我們對延遲退休政策有了更全面的認知
可以說
延遲退休能否順利實施
取決于這16個字的原則是否得到了
精準把握、有效落實
換句話說
只要在實際推進過程中
嚴格執行16字原則
延遲退休就一定能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