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白洋水,帆開遠樹叢。
流平波不動,翠色滿湖中。
大家好,歡迎收聽系列廣播劇《白洋淀故事》第180期。白洋淀的傳說和故事非常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雄安的糖墩兒。
雄安新區(qū)的大樹劉莊村被人們稱為“糖葫蘆村”,全村多數(shù)村民都有制作冰糖葫蘆這門手藝。
冰糖葫蘆作為中國傳統(tǒng)小吃,承載了許多人的童年記憶。在雄安當?shù)兀@種酸甜適口的小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糖墩兒。制作糖墩兒的師傅用山楂、山藥、菠蘿等食材可以制成樣式各異的糖墩兒。
冰糖葫蘆在雄安也被稱為糖墩兒。
糖墩兒的制作步驟分為串果、熬糖、蘸糖、冷卻等幾部分。一串制作成功的冰糖葫蘆出鍋后外面裹糖會迅速冷卻,咬起來是嘎嘣脆、不粘牙。要達到這種效果,熬糖是最關鍵的,熬的時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吃時沾牙;而火候太大,不僅顏色重且吃起來發(fā)苦。
制作糖墩兒的山楂要仔細挑選。
串果挑選新鮮飽滿、大小均勻的山楂,去根和蒂,山楂攔腰切開,用小刀挖去果核兒,加豆沙之類的餡料,將兩瓣合上,用竹簽串起來。
用不同食材可以制成樣式各異的糖墩兒。
制作過程中,師傅不緊不慢地用長勺一直攪拌著正在鍋中翻騰的糖漿,等到時機成熟,迅速將手中山楂果仁放入鍋中,輕轉手腕,山楂果仁就像穿上了一件晶瑩剔透的玉衣。
酸甜適口的冰糖葫蘆不僅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好胃口,還寓意著人們的日子紅紅火火、團團圓圓。
下期預告
要問白洋淀的人們現(xiàn)在最喜歡什么?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門的。但是,如果問以前白洋淀的漁民們最喜歡什么?那漁網(wǎng)一定名列前茅。下期的系列廣播劇《白洋淀故事》,為您說說白洋淀的漁網(wǎng)。
關于廣播劇《白洋淀故事》
白洋淀是河北名片之一,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自古以來,發(fā)生在白洋淀的傳說故事很多,而且非常精彩。新華網(wǎng)、新華社河北分社、河北省網(wǎng)信辦、河北雄安新區(qū)管理委員會聯(lián)合推出系列廣播劇《白洋淀故事》,以廣播和漫畫的形式,帶您穿越美麗神秘的白洋淀,領略魅力燕趙。
好故事仍在繼續(xù),敬請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