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正在拔地而起。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將在明年5月底左右投入使用,為容東片區、啟動區等建設提供過渡性配套服務;“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扎實推進,北海幼兒園雄安園區已經完成建筑部分,雄安宣武醫院將在2024年下半年建成使用,建成以后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六位一體的區域級醫療中心;京雄高速河北段、榮烏高速新線、京德高速一期工程建成通車,雄安新區“四縱三橫”對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網全面形成,以京廣高鐵、京港臺高鐵京雄-雄商段等為代表的“四縱兩橫”軌道交通路網格局也在加速形成。
2.今年底,雄安新區各片區之間有望實現功能上的銜接。目前,容西、昝崗、雄東各片區蹄疾步穩地推進,啟動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初見成效。
3.雄安新區扎實推進防洪安全體系建設。到2022年,基本建成起步區防洪骨干工程;2025年,基本建成新區外圍組團防洪骨干工程,起步區、外圍組團基本達到規劃防洪標準;2035年,高標準建成現代化的防洪排澇減災體系,起步區、外圍組團、特色小城鎮全面達到規劃確定的防洪標準。
4.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已經從污染治理向生態修復為主階段轉變,水質已達到近十年最好水平。2021年1-5月份,白洋淀水質均達到全域均值三類水平。
5.雄安新區積極實施教育三年提升計劃。至今,已有61所各級各類學校與京津冀59所優質學校建立幫扶合作關系。
6.河北省今年計劃招募“三支一扶”志愿者1300名,其中雄安三縣共招募85個崗位,合計141人。
7.河北今年將建鄉鎮(街道)社工站238個,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河北已建成鄉鎮(街道)社工站51個。
8.河北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到2022年底,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全省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基本滿足省域內實際處置需求。
9.7月6日,河北印發《關于實施分類注銷進一步推進市場主體注銷便利化的通知》,提出2021年9月30日前搭建河北省“簡易注”市場主體注銷一網服務平臺,實現涉企事項注銷“一網申報、同步指引、并聯審批、限時辦結”。
10.近日,河北省人社廳印發《關于做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轉崗聘用工作的通知》,健全事業單位內部選人用人機制,優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結構,規范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之間轉崗聘用工作。
11.北京市《關于高質量推進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全面城市化的指導意見》正公開征求意見。環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將建成城市公園環,在發揮生態隔離作用的同時支撐首都高水平運行,到2035年,人口大量無序聚集、“瓦片經濟”泛濫等亂象將得到根本性解決。
12.北京市將擴大上門護理服務,2022年實現全市覆蓋。
13.《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日前印發,明確天津在新發展階段將堅持制造業立市,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研發制造能力強大、產業價值鏈高端、輻射帶動作用顯著的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14.中新天津生態城籌備啟動32.1公里線性綠道系統建設,將各具特色的海景、湖景、河景、城景串聯起來,創造親近自然的美麗空間,讓市民盡享“綠色福利”。
15.日前,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更加完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能力進一步提升,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
16.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 確保工程安全質量的通知》。其中明確,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確需建設的,要結合消防等專題論證進行建筑方案審查,并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備案;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
17.日前,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意見》,從完善中西醫協同制度、加強中醫臨床科室建設、創新中西醫協作醫療模式、培養中醫藥人才隊伍等方面繪出了“路線圖”,未來中西醫結合將更加制度化。
來聽最新天氣情況:
雄安新區氣象臺數據,明天白天到夜間晴轉多云,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3℃,風力2-3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