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7月19日電(記者黃海 李元闖 實習生李向榮 宋路芳菲) 雄安新區2月3日召開的2021年建設發展工作會議提出,要全力聚焦“新形象、新功能、新產業、新人才、新機制”目標,為推進新區建設發展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開展指明了方向。雄安新區“五新”目標提出,要聚集新人才,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逐步形成國際高端人才聚集區和人才特區。
近日,雄安新區又迎來了一批年輕的公務員,他們帶著朝氣、夢想和投身建設的熱情,要為新區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7月15日,雄安新區公務員憲法宣誓儀式和初任培訓班開班式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會議中心舉行。培訓間隙,記者對其中五位進行了采訪。
蔣志浩:扎根雄安新區,推動法治建設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為響應國家號召,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參與到雄安新區建設中來,我很榮幸能成為這群人中的一個。”蔣志浩說。
蔣志浩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畢業后,選擇來到雄縣人民檢察院工作,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維護新區穩定做貢獻。他說,“來到基層檢察院后,領導和同事很親切,對我的生活很關心,幫助我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生活。我對未來的工作很有信心。”
“張國華書記在公務員入職培訓中談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對自己的工作高標準嚴要求,還鼓勵我們堅定信念,帶著公務員的那種韌勁充滿信心地去打造新區,我們聽了之后很受觸動。”蔣志浩說。他表示自己也會扎根雄安新區,用自己的努力推動雄安法治建設,和同事們一起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王宏博:做雄安建設的奠基者、探索者、先行者
“雄安新區是希望的田野、廣闊的舞臺。歷史上的所有偉大變革都需要一批先行者,雄安新區的設立也是如此,我十分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懷抱著這樣的期望,2020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后,王宏博來到了雄安新區,成為了容城縣應急管理局的一名公務員。
作為河北人,王宏博從雄安新區設立后,就一直關注著新區建設動態。“來到雄安新區已經一年多了,見證了新區的成長,尤其是新區應急管理工作地扎實推進,為新區的大規模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王宏博說。
王宏博認為,在應急管理局的工作崗位上做好自己的職責,督促管理好企業的安全生產,助力新區抓好安全生產、筑牢安全防線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學生朋友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做國家的骨干和棟梁”的寄語,和北大校歌中“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的家國情懷,都在激勵著她不斷奮進,成為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名奠基者、探索者與先行者。
蔣太洋:雄安成為年輕人實現人生夢想的地方
籍貫為河南的蔣太洋,畢業于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年成為了雄安新區的定向選調生。
“張國華書記的講話特別振奮人心,并對我們這些新任職的干部提出了四點希望。我認為雄安這片土地是年輕人干事創業的熱土。我堅信未來的雄安新區,也必將成為我們年輕人實現人生夢想的地方。”蔣太洋說,當前雄安新區正處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與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各項工作任務重、時間緊、標準高,我會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新區施展才華、努力奮斗,為雄安建設盡微薄之力。
王若彤:我的家鄉,我的擔當
王若彤是雄安本地人,從小生活在安新縣。自新區設立以來,令她感受最深的是白洋淀的水質變好了。王若彤研究生畢業后一直想為家鄉的建設發展做一些貢獻。“我報考了雄安新區安新縣的鄉鎮崗,希望在基層工作中回報生養自己的土地。”王若彤說。
“努力把雄安新區打造成人類城市發展史上‘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對于雄安未來,正如本次培訓中所提到的那樣,王若彤希望自己能夠與雄安一同成長,為雄安建設積極奉獻,在新區實現自己的價值。
“在接下來的各項工作中,我要扎根基層,深入了解新區群眾的渴求,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真正讓新區人民群眾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心,切實做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王若彤說。
彭月:與未來之城共同成長
已在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工作一年的彭月,談起當初為什么選擇來雄安新區,還是激動不已。他說,“雄安新區是一座充滿希望的未來之城,能與這樣一座城市共同成長,在雄安這片熱土上發揮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抱負,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彭月的家鄉在貴州,來到距離家鄉兩千公里外的雄安新區,奉獻雄安,建設雄安。他相信在這么多雄安建設者協同一心的努力下,雄安一定能成為一座“標桿之城”,為新時代美好生活畫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剛到新區黨群工作部時,所在的小組任務重、工作多、事情雜,對于年輕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彭月說,“大部分雄安建設者都在不辭辛勞、加班加點地工作,身處這樣一個環境中,我在工作中更有干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