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悅容公園北苑內的景色(9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機器人在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焊接車間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 閱讀提示
“堅決服從服務國家大局,推動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落地見效,加快構建河北‘兩翼’發展新格局。”
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就持續舉全省之力辦好“三件大事”進行部署。
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舉全省之力辦好“三件大事”,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見效,既是河北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也是河北實現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和必然選擇。
精準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打造“雄安質量”,全力做好正在進行的北京冬奧會測試賽活動……報告就“三件大事”進行的全方位部署安排,將助力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的增長極。
扭住“牛鼻子”,
加快建設“三區一基地”
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緊緊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加快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報告立足精準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部署了當前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點工作,并明確了著力方向,推動做好服務、承接和聯動這篇大文章。
【報告要點】“組建京津冀陸海空港聯盟”
【報告解讀】協同發展,交通先行。
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目前,三地累計打通、拓寬對接路、“瓶頸路”2000多公里。津保城際、京承高鐵等建成通車,京唐、京濱、津興等一批鐵路加快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
一體化交通網絡“連起來”,“1小時交通圈”越變越大,推進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場一體化,為京津冀深度協作創造了條件。
面向未來,報告明確,要抓好城際鐵路建設,提升公路網絡互聯互通水平,組建京津冀陸海空港聯盟,大力推進石衡滄和長邯聊兩條高鐵線路建設,努力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升級加力。
【報告要點】“精準承接京津產業轉移”
【報告解讀】產業協作與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是協同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的關鍵所在。
因此,報告提出,精準承接京津產業轉移。
產業轉移離不開平臺支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堅持以平臺建設為抓手,多點開花、全面結果,確保接得住、接得好、接得牢,進一步提升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和穩定性。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在打造高水平承接平臺上,我省將支持廊坊、保定、張家口、承德、唐山、滄州等環京津市縣與北京、天津聯動發展,建設一批重點承接平臺,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區。
【報告要點】“支持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報告解讀】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將使我省與之相鄰區域率先同北京融合發展,形成河北新的經濟增長點。
著眼于此,“支持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推進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被寫入報告。
據了解,根據我省相關部署,到2025年,將把廊坊北三縣建成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職住平衡的城市新組團,打造新時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報告要點】“加快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
【報告解讀】臨空經濟區是開放的前沿,是匯聚全球高端要素的承載地,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有臨空經濟區、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的優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協作平臺。
而報告提出的“加快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已經有了相關部署。
我省“十四五”規劃對此設立了目標,到2025年,初步形成京冀共建共管、產業高端、產城融合、交通便捷、生態優美的現代化綠色臨空經濟區,成為全省投資新熱點和經濟新增長點。
【報告要點】“推動京津優質教育、醫療、文化、康養、體育資源向河北延伸布局”
【報告解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推動協同發展,要把補齊發展短板作為主要發力點,加快縮小河北與京津發展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的落差,實現區域生產力布局優化調整。
報告明確,推動京津優質教育、醫療、文化、康養、體育資源向河北延伸布局,加大推進北京研發河北轉化力度,加快人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場一體化。
按照我省“十四五”規劃要求,系列舉措正在實施,其中包括組建京津冀高校聯盟,共建一流學科聯合體,創新區域性分級診療和遠程醫療醫聯體等模式,謀劃共建共營共享一批重大體育設施和城市體育綜合體等。
創造“雄安質量”,打造全國樣板
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緊緊圍繞創造“雄安質量”和建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從落實規劃體系抓好項目建設,到主動對接疏解以及加強生態治理,報告提出系列舉措。
【報告要點】“統籌抓好啟動區等重點片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
【報告解讀】堅持“雄安質量”,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從完成頂層設計規劃,到大規模建設如火如荼,再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取得新進展,未來之城正向世人鋪展開一幅雄偉壯麗的畫卷。
部署未來,報告提出,積極穩妥和科學精準落實規劃體系,統籌抓好啟動區等重點片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
“十四五”時期,著眼于統籌推進城市整體開發建設,我省將加快推進啟動區、起步區和重點片區建設,統籌推進其他組團建設和雄縣、容城、安新縣城改造提升,適時實施雄安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京雄高速、榮烏高速新線、京德高速一期工程建成通車等重大工程項目。
【報告要點】“主動對接疏解清單”
【報告解讀】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最重要的定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打造具有相當規模、發展環境更優的集中承載地,主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及與之相配套的部分優質公共服務功能,將進一步強化要素資源的空間集聚,打造區域發展新的增長極。
報告明確,主動對接疏解清單,積極穩妥有序承接高校、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科研院所、事業單位。
為此,我省“十四五”規劃提出,創新土地保障、住房供給、資金籌措、公共服務等領域政策措施,實行居民可支付的租購并舉住房制度,實施有吸引力的人才薪酬待遇制度等,為雄安新區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報告要點】“打造‘雄安質量’”
【報告解讀】創造“雄安質量”,是雄安新區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也是建設千年之城的基礎保障。
圍繞高質量發展,雄安要當好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從高質量的指標體系方面,與世界一流對標對表,把質量管理貫穿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全過程,堅持高新高端,打造精品工程、標桿工程。
圍繞這一目標,報告提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構建雄安標準體系,打造“雄安質量”,聚集高端高新產業。
“十四五”時期,雄安新區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此同時,高標準推動河北自貿試驗區雄安片區建設,加快推進數字貨幣試點和數字身份、數字誠信建設,探索研究數據資產國際貿易規則等舉措,將有力推動雄安新區建設高水平開放新高地。
【報告要點】“加強白洋淀及上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
【報告解讀】雄安新區緊鄰白洋淀這個“華北之腎”,既要利用白洋淀自然生態優勢,又要堅決做好白洋淀及上游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優先加強生態建設,嚴格區域環境保護。
報告提出,加強白洋淀及上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科學精準清淤,推進淀區水質和水生態持續改善,加快恢復“華北之腎”功能,精心籌辦第五屆中國綠化博覽會。
【報告要點】“更好發揮雄安輻射帶動作用”
【報告解讀】興辦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大創舉。在過去的30多年里,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有力帶動了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城市結構優化和區域經濟發展,為推進改革開放事業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有利于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成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要任務。
著眼這一重要任務,報告明確,構建雄安研發和全省轉化融合發展的格局,更好發揮雄安輻射帶動作用。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我省將探索雄安與周邊及全省各市聯動機制,支持保定、廊坊、滄州、衡水等市與雄安新區共同建設產業協作示范區,在科技協同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加強協調聯動,其他市探索“雄安飛地”經濟合作模式,積極融入雄安產業鏈創新鏈,延伸發展成果轉化基地和產業配套基地,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貫徹“四個辦奧”理念,交出兩份優異答卷
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明確,緊緊圍繞貫徹“四個辦奧”理念,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
申辦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既是中央交給河北的光榮政治任務,也是河北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
【報告要點】“為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作出河北貢獻”
【報告解讀】2021年是冬奧籌辦全力沖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當前,冬奧籌辦工作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時間緊迫、任務艱巨。
報告指出,全面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健全科學高效有力的賽時運行指揮體系、分區分級閉環管理的疫情防控體系、優質完善的服務保障體系,全力做好正在進行的測試賽活動,為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作出河北貢獻。
【報告要點】“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活動”
【報告解讀】冬奧會是冰雪運動的盛會。大力發展冰雪運動,是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增強人民體質,促進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借籌辦北京冬奧會的東風,把我們的冰雪運動普遍開展起來”。
河北是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地之一,加快發展冰雪運動,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報告提出,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活動。
目標之下,舉措跟進。
“十四五”時期,我省將高質量舉辦全省冰雪運動會,深入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社區,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賽事活動,鼓勵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帶動更多群眾走向冰場、走進雪場。同時,大力培育冰雪賽事、冰雪旅游、冰雪培訓、健身休閑等業態。
除了開展群眾性冰雪活動,報告還提出,全面提高競技運動水平。
冬奧會不僅是對舉辦地辦賽能力的檢驗,還是對其冰雪運動水平的檢閱。推進競技冰雪持續向縱深發展,我省還推出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奪金計劃》《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奪金計劃》,加快提升冰雪運動競技實力。
【報告要點】“努力把張北地區打造成為河北發展的新引擎”
【報告解讀】冬奧會是重要的國際體育盛會,更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為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我省加快推進張家口首都“兩區”規劃建設,以籌辦冬奧會為契機帶動張北地區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報告提出,因勢發展后奧運經濟,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努力把張北地區打造成為河北發展的新引擎。
在推動后冬奧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更多舉措將在今后一段時期得到落實。其中包括,打造一批專業賽事服務、冰雪裝備和消費品品牌,開發一批以冬奧、冰雪運動為主題的文化創意產品,謀劃建設一批競技體育訓練基地和戶外運動拓展基地,規劃建設一批冰雪科教、運動健身、康養休閑、影視娛樂等特色小鎮,延伸布局一批大數據、新智造等領域產業園和研發基地。(記者 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