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兩個人以后死了,
一個埋在大清河岸,
一個埋在永定河岸,
仍然為三角地帶的人民站崗?!?/font>
“那我們離得太遠了,
如果我們在一個戰役犧牲了,
就同犧牲的指戰員埋在一起,
不要棺材,清風明月共一丘。”
“我們隨時準備這樣做,
死后一定要埋在平津保的三角地帶,
而且要栽一棵樹,見樹思人嘛!”
抗日戰爭后期
十分區司令員劉秉彥和政委曠伏兆
在一個小村莊中隱蔽
身邊戰友的意外犧牲讓兩位將軍深感沉痛
不由地議論起了人的生死
兩人約定
百年以后也要埋葬在大清河畔
把骨灰灑在地上
種一棵松樹
永遠守衛著十分區這塊土地
永遠和十分區的人民在一起
1996年
曠伏兆因病去世
在他的家人準備后事的時候
劉秉彥去了并對他的家人說
我們不去八寶山革命公墓
我們去十分區雄縣米家務
他向曠伏兆的家人講述了“生死之約”的故事
得到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家人將曠伏兆安葬在了米家務烈士陵園
1998年7月
劉秉彥離世
也同樣被安葬于此
周圍遍植了很多松柏樹
兩位老將軍永遠長眠在雄縣大地
守護著這一方安寧
?
請收看《紅色印記·雄安》第十二集
開國將軍的生死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