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雄安新區出臺前置綠色信貸認定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管理辦法
綠色建筑信貸對標“雙碳”目標
為進一步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雄安新區營業管理部、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局、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改革發展局聯合印發《雄安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綠色建筑發展前置綠色信貸認定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解決信貸投入和綠色建筑認定期限錯配問題,保證綠色建筑項目及時享受綠色信貸差異化優惠政策。
“綠色建筑”是什么?“綠色建筑貸款”發放范圍是什么?“前置綠色信貸認定”內涵是什么?中國人民銀行雄安新區營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對《辦法》進行解讀。
綠色建筑項目及時享受綠色信貸差異化優惠政策
《辦法》提出,所稱“綠色建筑”是指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
中國人民銀行雄安新區營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雄安新區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雄安新區規劃范圍內城鎮新建建筑(含民用建筑、工業建筑)全面執行國家、省及新區綠色建筑標準。
《辦法》所稱“綠色建筑貸款”是指金融機構面向雄安新區范圍內,發放給企(事)業法人或國家規定可以作為借款人的其他組織,專項用于承建規建部門認定為綠色建筑項目的貸款。服務于綠色建筑項目上下游企業的供應鏈融資貸款,符合《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要求的,納入綠色信貸管理范疇;符合普惠小微企業貸款要求的,納入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管理范疇。
該負責人表示,“前置綠色信貸認定”是指為支持雄安新區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有效解決信貸投入和綠色建筑認定期限錯配問題,使綠色建筑項目及時享受綠色信貸差異化優惠政策,將綠色建筑貸款的綠色信貸認定環節前置至項目建造階段。
綠色建筑信貸對標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及雄安新區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功能定位
《辦法》提出,綠色建筑信貸對標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及雄安新區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功能定位,構建與新區發展相匹配的綠色信貸配套支持體系,統籌引領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及金融服務持續優化。
政府引領,市場主導。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建筑行業綠色發展相關政策及標準,引導和規范綠色建筑發展。金融機構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商業可持續原則,合理滿足綠色建筑融資需求,最大限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從雄安新區實際出發,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及服務。結合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專項行動,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動建筑業和金融業融合發展、合作共贏。
完善機制,防范風險。完善相關監管機制,加強對綠色建筑和綠色信貸認定的監督管理,有效防范綠色建筑貸款違約風險。防止出現綠色建筑項目杠桿率過高、資本空轉和“洗綠”等問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近零能耗建筑、綠色星級建筑將獲重點支持
《辦法》提出,綠色建筑信貸重點支持領域為近零能耗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星級標準的綠色建筑、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裝配式建筑、既有建筑節能和綠色化改造、物流綠色倉儲、綠色建造、綠色建材、綠色建筑施工、建筑節能服務等屬于綠色建筑范疇的項目。
近零能耗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并提高人們居住、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質量,更是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舒適生活的需求,包括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
關于綠色星級建筑,《辦法》提出,新建綠色建筑的設計和建造,達到國家、省和雄安新區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達到一星級及以上既有建筑綠色改造標準,既有公共建筑改造達到二星級及以上既有建筑綠色改造標準。
據介紹,綠色建造應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劃、設計、施工、交付的建造全過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采用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質的建造方式,充分體現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總體特征,應符合國家綠色建造相關標準。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雄安新區營業管理部將聯合新區規建、改發部門,不斷健全完善與新區發展相匹配的綠色信貸支持體系,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建立和優化符合綠色建筑項目特點的信貸管理制度,優化授信審批流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綠色建筑項目加大支持力度,降低綠色信貸成本,形成支持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合力,助力雄安新區“綠色之城”加速建設發展。(記者 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