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雄安新區首家“社區法官服務站”在容城縣容祥社區成立。“社區法官服務站”由容城縣人民法院設立。當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開發建設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階段,群眾的民主意識、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訴求日益強烈,司法服務保障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社區法官服務站”的成立是容城法院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的有力舉措,也是容城法院服務大局、主動適應新形勢的創新之舉。成立“法官服務站”,開展法治服務活動,對于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容城法院將選派經驗豐富、專業性強的工作人員參加基層解紛工作,堅持從群眾需求出發,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將重心前移、力量下沉,積極延伸司法服務,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和衍生訴訟案件。
容城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耘華介紹說,下一步,“社區法官服務站”將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化解矛盾與普法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將普法宣傳教育滲透到化解矛盾全過程,利用以案說法、以案普法、以案學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識;堅持防范風險與打擊犯罪相結合的原則,引導群眾精準甄別隱蔽性強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防范應對,對有犯罪苗頭的人員及時予以警示,減輕犯罪傾向;堅持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在日常廣泛開展法制宣傳的同時,根據自身職能,結合特殊時段和節點,開展各類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的集中法制宣傳活動,切實增強工作的實效性;堅持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公序良俗,形成學法辨是非、知法明榮辱、用法止紛爭的良好風尚。
張耘華說,“社區法官服務站”的設立是容城法院深化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重要舉措,目的是變被動等待為主動上門。下一步,將繼續把法院內的訴訟服務向各個社區和鄉鎮輻射,將司法利民的觸角延伸到全縣的6個社區和8個鄉鎮,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司法為民”。(劉錦渤 通訊員王鐵成、崔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