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新區,除了現實中正在建設的地上城市和地下城市外,還有一座云上的“數字城市”同生共長。要建設領先的數字城市,數字基礎設施一定要跟的上,來自雄安集團數城公司的姚凱旋就是第一批打牢數字雄安基礎的人。
記者見到姚凱旋的時候,他正在容西片區的信息化機房里,跟同事一起檢查設備運行情況。9月中旬,容西片區安置房剛剛交付到居民手中,為了保障區域間數字信息的暢通,機房里的每個設備他都要親自檢測和把關。
雄安集團數城公司網絡與信息安全事業部部長 姚凱旋:數字城市是用空間信息構建虛擬平臺,在平臺上用數字形式獲取和加載城市信息。簡單說就是我們物理世界中的車、路、房屋等信息在數字平臺上都有對應的信息符號,對這些信息的分析利用,支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應急響應,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節約資源,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雄安“三座城”的概念在全國還是首次提出,我們利用雄安“一張白紙上建城”的先天優勢,堅持數字城市和物理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在建設“地下城、地上城”同時,將云上城需要跟兩座城關聯的傳感設備同步植入,代價要遠小于其他城市物理城市建好后再規劃建設數字城市。
2017年姚凱旋來到雄安新區后,就一頭扎進了雄安數字城市建設的一線,他先后參與構建了新區“邊云超網安全”五位一體的城市計算體系,全力推動雄安新區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的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在一張“白紙”上建一座新城,肯定是困難重重,盡管姚凱旋做了一定的心理準備,要真正開始工作后,他才發現困難遠遠比想象的多。他們部門中信息化專業人才比較少,以前20多人的團隊要做的事,現在只能是他一個人扛起來。
雄安集團數城公司網絡與信息安全事業部部長 姚凱旋:集團剛組建時,部門劃分不太細,管的事又多又雜,我們手頭的工作偏偏又是時間緊任務重,常常當天晚上布置的任務第二天一上班就要完成,幾乎每天都面臨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正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拼勁兒,姚凱旋和同事們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他們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建成臨時數據中心,解決超算云三大“攔路虎”問題,實現雄安城市計算體系的成功落地。
雄安集團數城公司網絡與信息安全事業部部長 姚凱旋:雄安新區是我們數字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熱土,目前的話雄安新區數字城市的四梁八柱“一中心四平臺”已基本建成,其中一中心的話就是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它就像人的心臟一樣,為這座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算力。而四平臺的建設,就如同人的感知系統,可以匯聚感知整個城市的運行的動態信息,支持我們的大腦做出科學的判斷。
憑借著愛崗敬業精神和作出的杰出貢獻,今年4月,姚凱旋獲評時代新人、河北好人,8月又獲評中國好人,9月份,他代表容東智能城市光網項目團隊榮獲首屆“光華杯”全國一等獎,獲獎后的第一時間他選擇了與家人一起分享喜悅。
雄安集團數城公司網絡與信息安全事業部部長 姚凱旋:對于家人,我覺得自己為他們付出的實在太少了,我還是挺愧疚的。等到今年雄安城市計算中心項目完成后,我也找機會帶我的父母來雄安轉一轉,去看一下超算云中心、信息化機房、光網,帶他們去參觀一下,給他們講講這些項目建設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