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雄安新區大學園圖書館。北京日報記者鄧偉 攝
水平延展的屋頂、挺拔的屋身、敦實的基座……近日,在雄安新區啟動區,頗具中國古代建筑風格的雄安新區大學園圖書館已初具規模。作為一所高標準建設的圖書館,兼具城市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功能。圖書館設計藏書量約150萬冊,可提供閱覽座位數約3500個,建成后將成為雄安新區重要標志性建筑和公共服務設施。
大學園圖書館位于啟動區,其北側是正在建設的體育館,周邊還規劃著幾所北京高校的雄安校區。除綠地外,還布局有高端高新產業與科研用地。
中鐵建工雄安大學園圖書館項目生產經理羅康對記者說,圖書館采用復合運營模式,將城市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功能進行復合,首層、二層服務于公眾,三、四、五層服務于高校學生,六、七層服務于科研人員,建成后將形成供區域市民、高校師生、科研人員進行學習、研究、交流的文化綜合體。
該建筑秉承中國傳統建筑的三段式構圖,立面設計以簡牘為意向,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建筑底層猶如翻開的書頁,承托簡潔大氣的主體體量。圖書館目前主體結構已封頂,屋面鋼結構全部施工完成,砌筑工程全部完成。正處于裝飾裝修“大干”階段,幕墻工程施工完成70%以上,機電工程施工完成65%,地下室初裝修施工完成30%,精裝修樣板已經開始施工,5臺建筑所用電梯已經全部進場準備安裝。
記者采訪時見到,工人們正在安裝室外遮陽百葉窗。羅康告訴記者,外遮陽百葉系統采用可調節外遮陽梭型百葉系統,營造出舒適綠色的室內光環境。百葉寬度達450毫米,平常處于閉合狀態,閉合狀態下兩幅百葉間距250毫米,隨太陽光轉動,百葉均可旋轉180度達到無死角轉動的效果。展開狀態下兩幅百葉間距700毫米,接受陽光照射一側無需人造光源達到全光線覆蓋效果。羅康說:“通過智能化系統,百葉系統可以根據陽光照射的角度和強弱自動旋轉控制照入光線,無論白天光照強弱,均保持室內光線和溫度的舒適穩定,能有效減少照明燈和空調使用,低碳節能,綠色環保。”
雄安集團公共服務管理公司大學園圖書館項目負責人付林介紹,項目充分運用數字圖書館技術,在打造建設信息設施系統、公共安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信息安全管理系統、智能一卡通系統、圖書館業務系統、數字化讀者服務系統、數字化辦公管理系統等智能化系統的基礎上,建立數字資源庫;建立開放式信息服務平臺,以確保為讀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數字化服務。(記者 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