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用電高峰期,各地電網負荷噌噌上漲,最近的河北新聞聯播就關注了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事兒。可是您知道嗎,就在這幾個月,一些用電大戶的用電量不但沒增加,反而還降低了,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就比如衡水市饒陽縣的這家絲網企業吧。幾個月前,縣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登門拜訪了他們。這些人來了之后,對廠子進行了全面摸排。全到啥程度呢?大到廠子的產能、面積,中到每項工藝、每臺機器、每條線路,小到每個燈泡、每根水管,都包含了進去。
在忙碌了三天后,一份沉甸甸的“大禮包”——企業《節能提效診斷報告》送到了廠領導的手里。這份《報告》跟咱們每年的體檢報告有點像,既指出了問題在哪里,也告訴了怎么改進。像用電低谷加大生產,用電高峰儲備電能,建設光伏+儲能系統等等。對于這份報告,廠里視若珍寶,立即遵照執行。
衡水市饒陽縣絲網企業生產負責人張紀軒:“我們根據這個診斷報告,每月節約用電18000多度,折合電費1萬多元。”
您就說這效果是不是杠杠的。
其實不光在饒陽,現在整個河北南部電網,都開展了免費的上門能效服務,目前已經為400多家企業做了《節能提效診斷報告》,測算下來一年能省6500多萬度電,夠2萬戶家庭用一年的了。
國網河北營銷中心郭威:“下一步,河北南網還會針對鋼鐵、紡織、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開展節能研究,并形成成套的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