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變“享老”,雄安新區下好“繡花”功夫,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大早,雄安新區南文營社區71歲的居民段峰就出了門。
選餐、刷臉確認身份,打折后交費,簡單幾步操作,段峰就吃上了早飯。如今,南文營社區食堂已經成為這里老年人的就餐首選。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劉肇翔:在南文營社區食堂最明顯的位置就張貼著老年人就餐的折扣標準,我們在這兒可以看到,60到70周歲的老年人可以享受7.5折,71到80周歲的可以享受5折,81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2.5折。這個食譜每周都會進行更新,確保老年人可以吃得好,而且吃得豐富。
雄安新區南文營社區居民 張文啟:味道好極了,咱們這是專業廚師,最近都吃胖了。
雄安新區南文營社區居民 段峰:這么大的鯽魚兩塊錢,買一個肉片豆腐合一塊多錢,這食堂經濟實惠,對我們老人確實關懷了、照顧了。
現如今已經有一千多名老人在社區食堂進行了注冊。南文營社區將養老服務作為重點工作,以“市場+公益”模式建立了社區食堂,利用運營所得利潤補貼老年人就餐。他們還開辦了養老驛站,開展悅容志愿服務行動,努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讓老年人從“養老”變成“享老”,生活得更安心、更幸福。
雄安新區南文營社區黨支部書記 王偉肖: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整合社區資源,以“市場+公益”模式運營養老驛站和社區食堂,同時發揮志愿者作用,結對幫扶特殊困難老人,以高質量養老服務,托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雄安新區堅持規劃先行、黨建引領、科技賦能,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引導社會企業、社會組織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專業的服務,截至目前,高標準規劃建設養老院、養老照料中心、養老驛站等為老服務設施41處,不斷提升回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