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區域生態治理“紅黑榜”(三)
紅榜:雄縣昝崗鎮“納污坑塘”成休閑納涼好去處
“這個坑里以前都是臭水,”正在坑塘邊乘涼的雄縣昝崗鎮趙崗村村民劉紅梅笑著說,“去年村里進行了治理,現在水清了,里面還有好多魚,已經成鄉親們休閑納涼的勝地了。”7月12日,記者在雄縣昝崗鎮趙崗村看到,趙崗坑塘水質良好,坑塘邊種著一排月季花,坑塘內荷花正在盛開,坑邊上稀稀落落坐著十幾個正在垂釣的人,每個人都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儼然是一幅美麗的夏日納涼圖。
趙崗坑塘水質良好,吸引村民垂釣。記者封俊龍攝
據了解,趙崗坑塘形成于上世紀70年代,是磚廠取土制磚所致。該坑塘面積約71畝,水容量達14.3萬立方米,水源主要為雨水,屬自然形成。近年來,農村垃圾產生量增大,垃圾亂扔亂倒現象較為突出,坑塘內和周邊積存了大量垃圾,形成了氣味難聞的黑臭水體,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雄安新區宣布設立以來,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要求和支持下,昝崗鎮加大力度對鎮域內12個水坑塘和32個干坑塘進行集中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昝崗鎮鎮長李宏景介紹,2017年6月,昝崗鎮發動干部群眾,打響“納污坑塘”治理攻堅戰。治理中,各村積極作為,采取村內籌資和專項資金相結合的方式,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統一行動,治理污坑。2017年9月,雄縣昝崗鎮“納污坑塘”治理通過環保部門驗收。
治理前,昝崗鎮工作人員對納污坑塘進行摸底調查。昝崗鎮供圖
趙崗村村支書宋二華說:“趙崗坑塘治理時,村里的生意人都積極出資,男女老少都積極參與垃圾清理,所以趙崗坑塘環境的改善是我們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此次“納污坑塘”治理行動,昝崗鎮動用治理機械2600余臺次,人工4800余人次,設置圍擋4000余米,清理垃圾32000余立方米,在坑塘邊放置垃圾箱16個,累計投入資金290多萬元。此外,東河崗村在打撈水面漂浮物時,自制“打撈神器”,用角鐵、鐵絲網焊成長6米、寬1米的鐵籠,兩端系繩,打撈人員站在坑塘兩側來回拉動鐵籠打撈漂浮物,效果極佳,受到新區領導的充分肯定。目前,“打撈神器”發明人王章華又研制了一款全自動水上漂浮物打撈船,已進入組裝調試階段。
“漂浮物清理了,坑塘周邊的垃圾被拉走了,水質變好了,臭味也沒了,村委會還在坑塘里灑下了魚苗,種了蘆葦荷花,我們村民別提多高興了。”劉紅梅一邊看垂釣的人,一邊樂呵呵地跟記者說。
趙崗坑塘內正在盛開的荷花。昝崗鎮供圖
盡管“納污坑塘”的治理效果明顯,但是昝崗鎮黨委書記劉振嶺卻說:“昝崗鎮作為雄安新區五組團之一,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很高,雖然環境相比以前有了明顯改善,但是我們的工作還要繼續下去。雖然任務艱巨,但是我相信,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打贏這場硬仗,為新區呈現一個更加優美的、群眾滿意的‘生態昝崗鎮’。”
黑榜:“未批先建”“無證排污” 朝達冷凍食品公司連夜被查
2018年7月9日晚,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接到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交辦件,反映“安新縣三臺鎮申明亭村南冷庫,污水直排河溝”問題。生態環境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聯合新區公安局連夜到現場進行核查。經查,交辦件反映的企業生產廢水直排的問題屬實,生態環境局對該企業連夜進行了查處。
現場檢查時,該企業正在生產。生態環境局供圖
據了解,案件中涉及的“申明亭村南冷庫”實為安新縣朝達冷凍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安新縣三臺鎮申明亭村,法人代表李五昌。該企業以加工黏玉米冷凍項目為主。
現場檢查時,該企業正在生產。院內堆存有新鮮玉米,主要設備有剝皮機、脫粒機、蒸煮機及清洗設備,并配有冷庫,現場有工人約20人。廠區南側墻外有一管道,生產廢水正在排入廠區南側溝渠。
執法人員發現朝達冷凍食品有限公司非法排污口。
經向企業現場負責人了解,該企業于2013年建廠,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和排污許可證,屬于典型的未批先建、無證排污企業。執法人員現場發現,該企業用水量較大,無生產廢水處理設施,未發現排水計量設備,生產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廠區南側溝渠。經對排水口生產廢水采樣檢測顯示,廢水化學需氧量(COD)485mg/L,超標9.7倍,屬超標準排污。
執法人員連夜查處朝達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現場圖。
根據掌握情況,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立即責令安新縣朝達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停產。
初步處理情況:一是新區生態環境局立即責令企業停產;二是新區公安局連夜指派三臺鎮派出所依法對企業現場負責人進行了詢問;三是安新縣環保局連夜對該負責人做了現場筆錄;四是責成安新縣環保局監測站連夜取水樣進行化驗;五是安新縣環保局已對該企業環境違法行為依法立案處罰,并將組卷移送公安部門;六是安新縣三臺鎮政府已組織供電所、環保所對該企業采取了斷電措施。
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查辦中。(中國雄安官網記者)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