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評論員
近日,一篇“文安趙王新河‘抓鳥’的這個人,公安局和林業局在找你!”的文章引起網友廣泛關注。該文章曝光了廊坊市文安縣趙王新河上一名捕鳥人捕到3只三色鷺的視頻。文章嚴厲批評了違法捕鳥這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規勸該捕鳥人自首,并倡議大家保護生態。
趙王新河位于白洋淀下游,與白洋淀流域生態一脈相承。雄安新區開展白洋淀綜合整治工作以來,白洋淀生態環境改善取得了明顯效果,白洋淀流域再次成為諸多鳥禽的棲息地。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一些只謀私利不顧長遠的不法分子,卻肆意踐踏生態修復成果,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利益鏈條要斬斷。隨著經濟發展,一些人把“吃野味”當作“有身份”的象征,甚至一些野生動植物從“無危”被吃到了“瀕?!?。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已經出臺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多個法律法規,但想要從根源上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剎住“吃野味”之風,既要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懲罰亂捕濫獵行為,還要斬斷獵捕、偷采、販賣、收買或食用野生動植物的黑色利益鏈條。
嚴查嚴管不放松。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環境治理和生態改善一直是重點工作之一,白洋淀生態修復更是重中之重。《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對白洋淀生態修復和提高生物多樣性提出了明確要求,雄安新區相關部門也采取了相應措施,嚴查嚴管不放松,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遏制了不法分子破壞生物多樣性的行為,也讓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保護意識要提升。該文章用“失去良知”“見利忘義”“令人發指”等嚴厲的措詞來批判非法捕鳥行為,并希望有關部門繼續嚴厲打擊,倡議廣大群眾與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文章一經發布,便受到網民熱議,回復留言者眾多,紛紛聲討非法捕鳥人。該文章的火熱傳播和巨大反響,說明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有了質的提升,“環境保護 人人有責”“環境違法 人人喊打”的良好態勢在逐漸形成。
促進水生動物土著種增殖和種類增加,恢復和保護鳥類棲息地,提高生物多樣性,這是雄安新區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的題中之義,也是為雄安新區出的一道必答題。想要答好這一題,相關部門要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廣大群眾要強化愛護野生動植物、禁食野生動植物的意識,積極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為保護和擴大白洋淀生態修復成果貢獻力量。
白洋淀生態修復這場攻堅戰,我們要打贏,我們也一定能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