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北京日報

“藍圖變實景,需要人人奮斗”

2019-02-21 11:17:35 來源: 北京日報

  親歷者說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沿陣地和橋頭堡,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有序拉開城市框架。但習近平總書記也及時提出告誡:“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

  怎樣滾石上山?怎樣爬坡過坎?怎樣攻堅克難?燕趙大地上,無論是北京人還是河北人、天津人,大家擰成一股繩,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將千年之城的藍圖變實景。

  副中心A1項目常務副經理 胡憲章

  “我們這些建設者要再加把勁兒”

  在新聞里看到中央批復城市副中心控規時,胡憲章正在副中心工地上。他是行政辦公區已經建成的A1項目常務副經理,如今又投入到A5項目的前期籌備工作中。“藍圖都繪制好了,我們這些建設者要再加把勁兒,樹起‘副中心質量’的標桿!”

  2016年初,胡憲章第一次來到城市副中心。高壓線塔林立、雜草一人多高……剛進場時的荒涼還歷歷在目。難以想象,從基礎樁施工到結構封頂,僅僅5個多月的時間,A1項目就拔地而起。

  胡憲章有個綽號叫“小鋼炮”,他個兒不高,走路步伐特別快,渾身像有使不完的勁兒。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總說“能克服”,跟家里也是報喜不報憂。結構施工最忙的時候,他的手臂意外骨折。打上石膏,用衣服遮著傷臂,他愣是三個月沒回家。“我怕一回家,媳婦就不讓我來了。”

  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前往城市副中心視察,與胡憲章親切握手,讓他至今難忘。當總書記抵達安全體驗區時,胡憲章正在進行安全帽物體打擊測試。人群中,總書記發現了他胸前的黨員徽章,問道:“你是共產黨員?”胡憲章激動地說:“對,城市副中心建設中,必須發揮共產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必須亮身份。”

  “總書記聽完連聲說好。”回憶起那時的情景,胡憲章難掩內心激動。

  兩次組織建設市委大樓、打造諸多精品工程的胡憲章率領團隊再創奇跡,創造出冬季92天完成31.5萬平方米混凝土結構封頂的紀錄,且一次性通過“全國建筑業綠色示范工程”驗收。

  這三年,在北京城里干了二十多年工程的他親身體會到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新理念。“在副中心,不是有一塊空地就蓋一棟樓,而是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嚴格控制城市規模。這種思路讓老百姓生活更加舒適宜居,也給未來城市發展預留了空間。”他說。(記者 陳雪檸)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石曉冬

  “總規編制跳出北京看北京”

  3年醞釀,6萬余字,新版城市總規在2017年金秋呈現在眾人面前。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第七次進行總規編制。 “新版總規最大的不同在于跳出北京看北京,立足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把規劃上升到了落實國家發展的高度,用更廣闊的空間來謀劃首都的未來。”編制組技術負責人之一、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石曉冬這樣看待總規的巨大意義。

  作為從業23年的規劃“老兵”,石曉冬曾參與2004版北京城市總規的編制。“上版總規批復以來,北京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步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行列。但與此同時,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也逐步顯現,首都發展面臨著新的形勢和重大機遇。”新版總規的編制,勢在必行。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考察工作。在市規劃展覽館,他語重心長地指出,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總書記的話對我們是巨大鞭策!大家既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又對城市未來充滿期待。”石曉冬說,新版總規編制組很快成立,光是專家研討會就召開了40余次,多位院士、權威專家和近200名各領域專家學者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

  一本決定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需要群眾的廣泛參與。“2017年3月底開始,我們在市規劃展覽館組織開展了為期30天的總規草案現場公示工作。”石曉冬和同事們輪班守在公示現場,為的就是聽到老百姓最真實的聲音。30天里,2.58萬人到場參觀,留言1萬多條。

  “年齡最小的是5歲的孩子,他說‘愛北京,愛在藍天下玩耍’,還歪歪扭扭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讓石曉冬記憶猶新的還有,一位老先生在留言臺上一字一句寫滿了17頁的留言,足足花了1個多小時。“大家不僅僅關心自己家門口的事,更關心城市未來的長足發展。他們的關切,就是我們的目標。”

  新版總規發布至今,已一年有余。在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中,北京馬不停蹄,變化日新月異。去年一年,規劃領域45項年度重點任務順利完成:14個區分區規劃已經初步編制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成為全國首個由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控規。全市1064個村莊規劃也已完成編制,千余名規劃師、建筑師、設計師下鄉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在北京老城,30余支責任規劃師隊伍深入社區,成百上千條胡同小巷在精雕細琢中煥然一新,在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的同時,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總規不單是一個部門的事,也不只是一批專業技術人員的事,而是與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肩負重大使命,一定要按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讓新總規的藍圖盡快變成現實。”石曉冬說。(記者 陳雪檸)

  通州潞城后北營村村民 洪德玉

  “盼了半輩子,終于搬新居”

  最近,72歲的洪德玉天天騎自行車往新家跑。天寒地凍的時節,他卻一點兒不嫌冷,“頭一回裝修新房,心里熱乎著呢,不怕冷!”他搓著手笑道。

  從小村莊到現代化小區,通州潞城的后北營村只用了三年多。為了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行政辦公區,2015年8月,潞城棚改項目啟動,洪德玉所在的后北營村就在棚改范圍內。經過兩年多緊鑼密鼓的建設,去年11月,后北營村的196戶村民都拿到了安置房鑰匙。眼下,大伙兒幾乎家家在裝修,開春就能搬新家、住新房。

  他們的新房位于后北營村地塊的西南側,距離剛投用的行政辦公區不到1公里,北望運潮減河,南臨地鐵東夏園站,交通十分便利。小區里還配建了幼兒園、養老院、小公園和便利店,家家有車位。與新家一河之隔,就是即將啟動建設的城市綠心,不但像公園一樣樹木蔥郁,還將建設博物館、歌劇廳等公共設施。

  “安置房建得真不錯,總共有27層,設計得古色古香,大氣,好看!”提起新居,洪德玉打心底里喜歡。過去,村民住的都是平房,喝水靠自備井抽地下水,取暖要燒煙兒煤,一到冬天,空氣里總飄著嗆人的煙味兒,夜里還總擔心爐子滅掉。“我們盼了半輩子,今年,終于能搬家上樓了。”

  更讓老洪感到高興的是,早在2015年底,近500名村民就全部完成了“農轉居”,和城鎮居民一樣享受社保,生病還能醫保報銷。

  這幾年,新居拔地而起,后北營村的生態環境也變了樣兒。這兩年,老洪發現越來越多的魚又游回了北運河、運潮減河。如今,站在樓頂,巍峨的燕山山脈也看得清清楚楚。

  “以后,通州一準兒越來越美,通州人也越來越幸福。”洪德玉說。(記者 朱松梅)

  北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長利

  “來到副中心,更有獲得感!”

  2015年5月,北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長利領命踏上了位于通州區潞城鎮的土地——這里沒有高樓大廈,一進村都是平房,沒有綠化、更沒有景觀,所見之處一片荒涼。城市副中心在這樣的地塊拔地而起?有些人心里有點沒底兒。

  那時的工作如白紙一張。

  肩上的擔子雖重,李長利信心滿滿:“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作為北京國企我們一定要勇于擔當、做到最好!”荒涼的地塊是一張白紙,在學規劃、搞建設的工作人員眼里卻能看到最美的藍圖。北投集團負責城市副中心的投資建設運營,工作人員陸續駐扎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最前線,能參與歷史性大工程,所有人都興奮不已,干勁兒十足。“藍圖變實景,需要人人奮斗。”

  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潞城棚改項目、城市綠心項目、城市有機更新……時間轉瞬過了近四年,城市副中心的變化一直就沒停過。

  驅車行駛至宋梁路,寬闊的道路兩側,景觀綠地已建好,挺拔的智慧燈桿能進行視頻監控和智慧照明。城市公園和微型綠地遍布街頭巷尾,居民們出來遛彎兒的興致更高了。

  有當地居民說,城市副中心越來越有“面子”了,回歸了現代化城市的模樣,處處都是風景;也有人說,城市副中心越來越有“里子”了,在北投集團負責建設的運河商務園區,地上是入駐的“高精尖”企業,地下三層環廊系統別有洞天,刷卡就能智能停車取車,真空管道處理垃圾讓路面告別了垃圾箱。

  還有一件讓李長利欣喜的事是,北投集團已有300多名員工陸續來到了城市副中心工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主動選擇來這兒置業。商業、教育、醫療等資源正在聚集,職住平衡,正成為城市副中心吸引人才的新“賣點”。

  李長利說,“把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是所有一線建設者的目標,更和諧宜居的城市副中心、更有獲得感的生活,未來可期。(記者 潘福達)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副局長 徐志芳

  “時來天地皆同力”

  正月初九,臨近14時,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副局長徐志芳匆匆趕到北京南站,他剛跟北京的眾多中小學校長們開完協調會,要搭火車趕回雄安。

  2018年1月19日,徐志芳從北京市教委基礎教育一處到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掛職,支援雄安新區建設。這一年,在他的字典里,“去”雄安變成了“回”雄安,“回”北京變成了“去”北京。“我不僅負責新區的教育,還要協調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工作。去年一年,每周我要坐火車從雄安往返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和保定,最多的一天我跑了4個地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我能趕上這個好時代,感覺特別幸運和自豪。”徐志芳說話聲不高,語速卻不慢,“2017年我在通州專班參與副中心建設,2018年我又來到了雄安。這兩座千年之城,是北京的新兩翼。兩翼齊飛,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奮斗。以我最熟悉的教育領域為例,新區水平暫時比不上北京,但這里宛若一張白紙,可以讓每一位新區人盡情書寫。”

  成了新區人,一貫好脾氣的徐志芳“變”了,變成不少老同事眼里“難纏”的人。“我到雄安開展的第一項工作是編制完善《北京市對雄安新區援助辦學實施方案》,找老同事談援建,就好像一位清楚家底兒的人,回家跟家里人談條件。”徐志芳笑笑,“老同事們都特別支持工作,說‘難纏’那是開玩笑呢。”

  “北京學校那么多,哪所先支援?”

  “要優質校。”

  “北京的學校定期派老師去雄安?”

  “還想要校長來。”

  ……

  一場連一場的討論會上,新區人絞盡腦汁,想把最好的帶回新區。

  去年3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雄安校區、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正式掛牌成立。

  “快1年了,真的有效果!”徐志芳說,“最初去學校了解情況,有本地老師抱怨每次開家長會,來的不是爺爺奶奶,就是家長干脆不來。現在再去,家長會不僅人來得齊了,不少家長還會主動來學校了解孩子們的情況,教育氛圍營造起來了。”

  越來越多的北京名校長好老師“組團”來雄安了。在徐志芳的努力下,北京學校選派來的干部教師以中高級職稱為主,且有一定數量的特級教師、市級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雄安學校孩子們的課表也不再是語數外等基礎學科單循環,“家·國·夢”“雄安的老物件”“雄安非遺”“藝術家進校園”“創客社團”等豐富多彩的課程都開起來了。

  徐志芳還積極爭取新區各有關部門支持,完善援助辦學配套政策,要讓援派到雄安的干部教師“愿意來、留得下、能落地、帶好頭”。

  北京還要以“北京標準”在雄安建設3所學校,包括一所幼兒園、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徐志芳最近頻繁請北京的校長、教師、專家為新校出謀劃策。他說:“我們有信心,這些新學校一定都會成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優質校,為新區、為全國培養合格人才。” “時來天地皆同力。能成為千年之城建設的親歷者,我特別自豪。”徐志芳說,“時不我待,今年,我要跑得更快,讓更多的好消息落地新區。”(記者 劉冕)

責任編輯: 王曉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64472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炫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区在线中文字幕 |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