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4月24日電(記者崔利杰)為深入推進學習宣傳貫徹《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工作,近日,河北雄安新區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河北雄安新區學習宣傳貫徹<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新區及三縣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據了解,《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2019年12月30日以國務院令第724號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根治欠薪工作的高度重視,為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維護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實現根治欠薪目標提供了制度支撐和法律依據,開啟了依法治欠的新階段。
雄安新區把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作為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政治責任和重要任務,堅持源頭治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標本兼治,切實抓好抓細《條例》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通過學習宣傳貫徹,著力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體系、監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懲處有力的執法機制,依法保障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為維護新區和諧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方案》指出,新區各級各部門要逐章逐條學習《條例》,認真組織培訓,區分培訓對象,逐級分類組織《條例》及相關政策法規培訓。一是制定學習培訓方案,將學習《條例》列入年度學習培訓計劃,區分政府部門、行業、企業不同層面組織線上、線下同步學習,利用黨組會、支部會、專題會對《條例》內容原原本本學、深入思考學、結合實際學,把《政府投資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一并納入學習內容。二是分級開展專題培訓,新區和三縣領導小組組織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和相關監管人員開展專題培訓。三是定向開展培訓,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綜合執法局要利用線上培訓資源對下一級人社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和勞動保障監察等執法人員開展培訓,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部門要對本系統人員開展培訓,精心組織重點培訓工作,營造學《條例》、懂《條例》、用《條例》的濃厚氛圍。
《方案》指出,新區各級各部門要廣泛開展《條例》普法宣傳,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創新宣傳方式方法,一是多形式組織線上宣傳。二是多形式開展線下宣傳,精心制作微視頻、公益廣告以及普法宣傳標語等,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載體,廣泛宣傳《條例》。三是突出重點對象場所開展宣傳,面向各類用人單位和農民工等重點對象,編印宣傳冊、宣傳畫、明白紙、普法口袋書等宣傳用品,在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工地、農村社區、車站廣場張貼懸掛,利用企業復工復產、農民工返程返崗時機,開展送《條例》進企業、進工地活動。認真開展重點宣傳活動,依托司法部門和工會組織的“尊法守法攜手筑夢”“送法下鄉”“金色陽光”等品牌普法活動,開展《條例》宣講、案例講座、法律咨詢活動,“五一”勞動節前組織開展“根治欠薪、維權利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周”活動,營造良好普法宣傳環境。
《方案》指出,新區各級各部門要深入推動《條例》貫徹落實,一是全面審查現行政策制度,對標對表《條例》,全面梳理現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法規文件,對與《條例》規定不一致的,及時制定、廢止、修訂和完善,形成以《條例》為基礎、以相關配套政策和規范性文件為支撐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法規政策體系。二是依法開展專項執法,利用行政、司法、信用懲戒等多種方式,嚴厲打擊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三是做好相關法律銜接,對《條例》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調查和分析研判。四是開展普法督導檢查,新區適時對各縣各有關部門學習宣傳貫徹《條例》、普法執法落實情況開展督導檢查,推進嚴格執法、文明執法。
此外,《方案》還從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促檢查、注重宣貫實效四方面提出了系列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