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2021年河北省主要動物疫病免疫工作方案》提出,強制免疫病種群體免疫密度應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應免畜禽免疫密度應達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方案要求,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實施強制免疫;對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雞新城疫、狂犬病實施全面免疫,各地根據實際可實施強制免疫;炭疽、流行性腹、豬流行性乙型腦炎、包蟲病等病在流行區域指導實施免疫。
在疫苗種類方面,采用國家批準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疫苗。鼓勵規模養殖場自采強免疫苗,采取“先打后補”方式實施強制免疫;其他養殖場戶使用省統一招標采購的強制免疫動物疫苗品種。在免疫主體方面,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養殖場戶)是強制免疫主體,承擔強制免疫主體責任,切實履行強制免疫義務,自行實施免疫接種,做好免疫記錄,建立免疫檔案,并接受農業農村部門的監督檢查。
方案提出,規模養殖場及有條件的地區實施程序化免疫,散養畜禽實行春秋兩季集中免疫與定期補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每月最后一周為全省集中補免周。各地加快推進“先打后補”工作,力爭到年底實現畜禽養殖縣全覆蓋,奶牛場全部覆蓋,市級覆蓋所有動物強免病種。在春秋季集中免疫工作開展前,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開展免疫技術培訓。鄉鎮動物防疫站、村級防疫員、養殖場(戶)、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做好免疫記錄,確保免疫記錄與畜禽標識相符。各地按照資金管理模式,加強強免疫苗各環節管理。對疫苗調撥、免疫數量和抗體監測實行月報告制度;春秋兩季集中免疫期間對免疫進展實行周報告制度;發生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時,對緊急免疫情況實行日報告制度。對畜禽群體抗體合格率不達標的,及時通報轄區鄉鎮動物防疫站組織養殖場戶開展補免;對開展強制免疫“先打后補”的養殖場(戶),開展免疫效果抽查,確保免疫效果。(河北日報記者郝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