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雄安新區加快構建新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擦亮“雄安服務”品牌。會同京津冀政務服務部門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模式,打造“京津冀+雄安(3+1)”政務服務協同發展平臺,實現京津冀“一網通辦”;推行企業變更(備案)秒批承諾制,搭建企業變更(備案)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實現“零跑腿、不見面、智能審、無人批”的政務服務新模式;持續加大幫辦服務力度,大力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實行全程幫辦。搭建企業線上綜合服務平臺,提供政策檢索、訂閱、匹配服務,主動精準推送政策。
2.近日,雄安新區最大規模電力遷改項目——雄安新區啟動區電力設施遷改順利完工,雄安新區220千伏容雄線、220千伏易雄線、110千伏容羊線全部恢復送電,標志著110千伏及以上電力線路全部遷出雄安新區啟動區城區建設范圍。
3.今年一季度,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域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倍,拉動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個百分點。
4.今年一季度,白洋淀淀區8個國考點位全部達到或優于Ⅲ-Ⅳ類水質標準。白洋淀流域納入監測的53個河流斷面中,實際監測48個斷面,全部達到Ⅳ類標準;4個河流入淀口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標準,其中3個點位較去年提升一個類別。
5.《雄東片區A單元安置房及配套設施項目園林景觀及小市政工程招標公告》近日發布,雄東片區A單元安置房園林景觀5月底開建,計劃9月30日竣工交付。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安置住宅、公服配套、商業辦公、社區中心以及學校,不限于雄東片區A單元景觀工程、小市政工程及室外BIM工程。
6.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公布。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區供電公司、中交雄安投資有限公司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鐵十二局集團雄安站房樞紐工程項目部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曹太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7.河北制定實施方案打造“一核心三基地多平臺”專利轉移轉化體系,即以省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為核心,以石家莊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雄安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國家級)和河北省軍民融合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三基地,各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為支撐的“一核心三基地多平臺”專利技術轉移轉化體系。到2023年,河北省中小微企業接受相關主體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的專利數量年均增幅20%以上,達到4.5萬件。
8.日前,河北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若干措施》提出,2021年年底前,全省推行建立高質量的林長制,以強有力的措施保證林業草原資源安全。
9.自2021年4月至2022年底,河北將為城鎮既有管道燃氣用戶(包括城鎮既有住宅、單位燃氣用戶)加裝具有自動切斷功能的安全裝置。
10.今年河北每個市將培育不少于1家以BIM技術為基礎的建筑業企業數字化中心(實驗室),日前已印發通知,要求各市預選不少于3家以BIM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化中心(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區不少于1家),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認定后將對外公布。
11.“五一”假期,北京將繼續做好國內中高風險地區進京人員管控,嚴格執行入境進京人員健康管理措施。穩步有序恢復直航北京國際航班,嚴格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運轉順暢、安全有序。加強遠端篩查,密切跟蹤境外疫情發展態勢和疫情輸入情況,視情及時采取壓減、熔斷等措施。
12.北京市35項職業資格考試首次對外籍人員開放,為“兩區”建設提供人才支撐。職業資格考試涉及金融、建筑、規劃、交通、衛生、知識產權、信息技術等“兩區”建設重點領域。
13.今年一季度,天津市濱海新區深度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著力打造“一基地三區”核心區。截至3月底,已承接引進北京項目301個,超額完成既定目標20%以上,協議投資額超過641億元。
14.天津市深化知識產權“放管服”改革,2020年,天津市知識產權局專利代辦32項業務百分之百實現“最多跑一次”,30項業務做到“一次不用跑”。
15.4月26日,福建、河北、黑龍江等12省份簽“跨省通辦”合作協議。今后,12省區的居民在公積金提取、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戶口項目變更、機動車駕駛證換證、親屬關系證明開具等多達906項民生服務可異地處理。
16.4月27日,國家衛健委明確,互聯網醫院一定要以實體醫療機構為依托,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不允許虛擬互聯網醫院存在。
17.7月1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車,進口重型柴油車應符合國六排放標準。
來聽最新天氣情況:
雄安新區氣象臺數據,明天白天到夜間多云間晴,最高氣溫23℃,最低氣溫9℃,西北風4-5級(陣風6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