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應急管理廳大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水平 顯著增強應急救援能力
近段時間,省應急管理廳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制定印發工作方案,引導全廳黨員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上來,化解安全風險,筑牢發展底板,大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有力保障。
過去五年,我省應急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2020年與2015年相比,生產安全事故起數下降36.46%,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33.52%。與“十二五”相比,“十三五”緊急轉移安置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直接經濟損失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下降了12.42%、62.81%、30.51%。
省第十次黨代會為今后五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省應急管理系統將加強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最大限度降低災害事故損失,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到2035年,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防災減災水平全面提升,應急救援能力顯著增強,建成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應急體系,全面實現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
加強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按照“上下基本對應”原則建立應急管理指揮體系,統一指揮各類應急救援隊伍,統籌災害事故救援全過程管理。健全省、市、縣應急響應機制,明確各級各類災害事故響應程序,進一步理順災害事故救援指揮機制。推進準軍事化管理模式建設,全面打造新時代應急管理鐵軍。
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全面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促進雙重預防機制與企業現有管理體系深度融合。實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掌握全省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地區抗災能力,客觀認識全省災害綜合風險水平,加大災害易發頻發、多災并發和設防不達標等重點隱患排查力度。實施城市安全風險普查,開展重點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
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結合重大風險研判,加強應急預案的統一規劃和分級分類管理,強化各類應急預案銜接融通及數字化應用,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推進應急預案演練向實戰化、常態化轉變,提升應急演練質量和實效。完善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各類專項應急預案,強化各級各類預案規范統一、相互銜接以及京津冀跨區域應急聯動和協同救援。提升應急科技信息支撐能力,提高現場應急處置管理移動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提升社會協同應對能力。發揮市場參與作用,基本建立市場化應急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公眾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鼓勵共青團、婦聯、工會、科協等組織加大對應急管理事業的資源和政策支持。強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健全應急志愿服務規范運行辦法。通過行政、市場等手段,推進應急管理服務需求和供給資源共享對接、有序銜接、領域跨接,最大限度激發企業、社會組織、黨群社團等各類社會力量和資源參與應急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記者 潘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