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展賽事經濟 培育冰雪產業 推進文旅融合 創新發展后奧運經濟 答好“冬奧賽場”新答卷
隨著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張家口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后奧運“新賽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十屆二次全會、全省經濟工作推進會要求,答好“冬奧賽場”新答卷,張家口市創新發展后奧運經濟,以冬奧場館賽后綜合利用為牽引,以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為主攻方向,增投資上項目,豐富產業業態、創新產品供給,不斷增強吸引力、激發消費力,努力把奧運熱度轉化為推動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讓資源動起來。豐厚的冬奧遺產是我市發展后奧運經濟的寶貴資源。在冬奧場館后續利用方面,我市堅持以賽聚商、以商養館、以商帶產,制訂細化冬奧場館多元化利用方案,市場化盤活資產、國際化整合資源、企業化運營管理,豐富拓展“賽、會、演、典、展、訓、假、健”等新業態,實現冬奧場館平賽結合、四季運營、綜合利用,不讓冬奧場館“閑”下來。自7月16日正式開園以來,包含“雪如意”“冰玉環”等多處冬奧場館設施遺產的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已承辦張家口首屆冬奧研學實踐教育活動、2022年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峰會等多項活動,并累計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與此同時,我市堅持市場化盤活體育資源,成立張家口全季體育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按照“政府+市場”模式,撬動更多力量合力書寫“冬奧賽場”新答卷。
讓旅游火起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是我市發展后奧運經濟的重大賦能。《關于加快推進后奧運經濟發展的意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建設規劃》《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建設實施方案》和《河北省“體育產業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實施方案》印發,為我市發展后奧運經濟提供了依據、指明了路徑。我市把今年確定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全面開啟、重點突破的關鍵之年,狠抓投資、大上項目,謀劃儲備項目652個。目前,首批總投資149億元的46個項目已開工,進一步提升了體育文化旅游資源的承載力、吸引力,促進了體文旅融合發展。
讓產業強起來。加快發展冰雪產業,吸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構建優勢產業集群,是我市發展后奧運經濟的重要抓手。為此,我市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后奧運發展問題,把冬奧效應與本地發展有效結合,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發展措施和項目。依托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和宣化冰雪產業園兩個平臺,我市布局冰雪全產業鏈,滑雪服、滑雪板、滑雪鞋、滑冰鞋、滑冰服等個人輕裝備,造雪機、壓雪車、澆冰車、索道等重型裝備正加速實現本地造。目前,全市累計簽約冰雪產業項目100多個,確保年內累計落地冰雪產業項目100個,投產運營60個以上。持續推進大數據、可再生能源、現代制造、綠色農牧等產業優化升級,也是發展后奧運經濟的題中之義。按照規劃,我市力爭到2025年,全市冰雪產業規模達到600億元,大數據服務器規模達到400萬臺,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4000萬千瓦以上、發電量達到450億千瓦時以上,氫能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以高端裝備制造為核心的現代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700億元,綠色農牧業產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記者 吳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