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色的墻體,紅色的房頂,明亮的中空玻璃窗,走進盧龍陳官屯鎮鄭各莊村,這座漂亮的農居立刻吸引了記者一行的注意。不過這座農居的獨特之處可不僅僅是漂亮的外觀,它的內在更是大有來頭。
裝配式綠色農房住著真舒坦
農居的主人叫王恒,他在縣城干建筑工程,對建筑行業的新材料、新技術比較了解,這也讓他成為嘗試裝配式綠色農房的“吃螃蟹的人”。
裝配式綠色農房住著真舒坦。
“先是我們的力學工程師進行測量、計算,根據每家地基的寬、長設計出適合的房屋主體,再由設計師根據屋主的意見設計戶型、水電等各種細節,屋主簽字確認圖紙后,工廠就生產墻體、屋頂等預制構件,之后再進行安裝。”為王恒家的新房生產和安裝預制構件的是河北永祥房屋建設集團,企業負責營銷的趙宇航告訴記者,確認圖紙后,從生產到安裝只需要20多天,比以往農村蓋房快多了。
“房子是鋼結構的,墻體是高強度砂石混凝土材質,墻體中間是防火保溫的巖棉,不含一點甲醛。”趙宇航介紹,因為墻體的保溫功能,冬季最冷的時候,在沒有任何取暖設備的情況下,室內溫度能達到10攝氏度左右。
裝配式建筑越來越多
2022年,盧龍縣結合鄉村振興,強力推進裝配式綠色農房的宣傳推廣和普及工作。工作人員走遍全縣的裝配式建筑企業,深入12個鄉鎮及部分村戶,宣傳推廣裝配式綠色建筑,提高群眾對裝配式建筑的認識。去年已完成18戶綠色農房建設,今年確定了13戶示范戶,還將推進下寨鄉十八里鋪村連片示范區的建設。
盧龍裝配式建筑產業新項目如火如荼建設中。記者趙笠芯 攝
盧龍縣裝配式建筑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勇介紹,盧龍縣近年來一直在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工程,要求全縣行政區域內新建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項目、3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商品住宅項目按照28%以上比例建設裝配式建筑。除了裝配式綠色農房,縣城游客中心、警務中心、第五實驗小學、第二高中、法院審判庭、盧龍縣第二水廠工程等以及多個地產項目,都是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全縣裝配式建筑總面積已達15.3萬平方米。2023年,投資1979.15萬元、建筑面積5915平方米的盧龍縣石門鎮中學學生宿舍樓、食堂餐廳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
盧龍裝配式建筑產業市場可不僅限于本地,企業生產的主體結構構件主要銷往京津冀和東北等地區,高端整體廚衛、巖板、板材等高端內裝飾產品則銷往全國各地和海外市場。
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走進永祥建設集團的設計部,電腦上是復雜的數據和線條,一旁的桌子上是一摞厚厚的圖紙。張勇介紹,在裝配式建筑領域,BIM設計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但相對于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盧龍本地BIM設計的力量還比較薄弱,規模小、缺人才、行業知名度低。為此,相關部門引導本地企業與國內知名設計研發院所合作,爭取合作成立設計研發中心,提升企業的設計能力,同時積極引進產品研發、BIM設計人才,邀請河北建筑設計院專家開展BIM技術應用培訓。
除了設計,施工是另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施工隊伍專業性不足,缺乏先進的施工設備和手段。為此,政府部門鼓勵本地企業引進專業化施工人才和智能化施工設備,提高企業承接大型項目的施工能力,并牽頭與高校和縣職教中心研究制定人才聯合培養機制。縣職教中心已招收裝配式建筑專業學生220人,協助企業解決人才短缺問題,保證施工隊伍的專業化。
“數字化技術涉及設計、生產、施工、運維各個階段,貫穿裝配式建筑的全壽命周期,數字化、智能化也是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大趨勢,這一步我們必須得跟上。”張勇說,他們將積極引導本地產業鏈企業共同建立起一個協同管理平臺,將預制構件設計、生產、施工全過程的信息、文檔、圖紙、人員權限、過程記錄等數據管理起來,還要鼓勵支持企業改造或引進智能化自動生產加工裝備,完成少人或者無人的自動化生產,實現本地裝配式建筑產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
升級改造裝備,增加生產線,上新項目……現有的企業正干得熱火朝天,盧龍還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準備重點引進培育一批鋼結構、輕質保溫內外墻體材料、整體廚衛、內裝飾材料、節能門窗幕墻等新型建筑材料企業,計劃到2027年讓全縣裝配式建筑上下游相關企業達到30家,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記者劉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