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灤南縣心貼心智慧養老服務中心的院子里,老人們在開心嘮家常。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李皓 攝
對于每個家庭來說,“一老一小”就像衡量幸福指數的天平兩端,任何一端失衡都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穩定。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讓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既是家事,也是國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們越來越長壽了。要抓好老齡事業、老齡產業,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積極開展養老服務。孩子們現在都是寶,要加強對下一代的養育、培養,確保身心健康。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河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連續6年將養老服務列入20項民生工程持續推進,在今年的20項民生工程清單中又把托育機構示范創建工程列入其中,不斷織牢織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
完善城鄉養老服務體系 讓老有所養
唐山市路北區社區居民在社區食堂購買包子、餡餅等面食。資料圖
“社區食堂解決了我的大難題。過去既要照顧老伴又要做飯,根本忙不過來。”臨近中午,在唐山市路北區文登苑社區幸福家園養老服務中心,年過七旬的申淑文和老伴從食堂買了兩份15塊錢的套餐,飯菜兩葷一素,頓頓不重樣,營養又順口。吃過午飯,老兩口兒還能去活動室看書、寫字、唱歌,放松一下身心。
路北區是唐山市中心城區,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23.98%,為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服務需求,路北區積極引入社會機構參與,打造了多家集社區養老、日間照料、健康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街道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9個,日間照料服務站177個,覆蓋412個生活小區,通過“中心帶站點”運營模式,讓十余萬老年人融入“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把“養老驛站”建到社區,把幸福送到家門口,唐山的做法在全省并不是個例。隨著養老服務民生工程的持續推進,截至2022年底,全省城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已經達到100%,城鎮社區日間照料設施覆蓋率達到90%以上。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加快建設京畿福地、老有頤養的樂享河北”新聞發布會,今年河北將繼續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民生工程,預計今年改造完成4萬戶。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劉瀾瀾 攝
“以前自己去上個廁所都費勁,有了這個扶手就輕松多了?!?月11日,74歲的李占良對正在家里安裝廁所扶手的施工人員連聲道謝。李占良是保定市順平縣源頭村人,因為患有肢體殘疾,日常起居都存在不少困難。
“為改善特殊困難老人的居家生活環境,縣里先后投入101萬元對符合條件的特困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工程。”順平縣民政局副局長劉雍雍介紹,適老化改造工程包括安裝地面防滑、四角拐杖、扶手圍欄等基礎配置,發放防走失手環、胸卡緊急用品等7個改造項目。目前,順平縣已經為423戶特殊困難老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
為保障特殊困難老年群體基礎性的養老服務需求,河北今年將繼續實施適老化改造工程,年內要改造完成4萬戶。在涉農縣(市、區),還要繼續推進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供養服務機構。
在全面統籌城鄉養老服務需求的基礎上,河北在全國率先出臺《河北省養老服務條例》,制定發布《河北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每年省級財政安排預算資金1億元左右、省級留存福利彩票公益金70%以上統籌用于支持養老服務發展,不斷擴大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補齊嬰幼兒托育服務短板 讓幼有所育
托育班里的孩子們正在和老師一起玩游戲。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陳思思 攝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上午10點30分,辛集市炎晨托育服務有限公司花仙子班的寶寶們開始做課間游戲了。
作為嬰幼兒照護服務試點示范工程的省級試點之一,“炎晨托育”是一家專門為3歲以下嬰幼兒開設的托育機構,記錄在冊55名幼兒。托育園區內游樂場、蔬菜種植園、科學發現室等嬰幼兒托育設施一應俱全。
“我們積極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發現、在生活中探索、在生活中增長經驗,并在豐富的活動中激發孩子的各項潛能?!眻@長王靜告訴記者。
托育機構少、家里沒人帶,3歲以下的孩子誰來管?一度成為很多家庭的“甜蜜負擔”。辛集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托育事業發展,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截至去年6月底,辛集市建成嬰幼兒照護機構17家,托位數1565個。
為大力發展普惠托育,補齊嬰幼兒托育服務短板,河北省委省政府將托育機構示范創建工程列入2023年20項民生工程清單,年內要創建標準化示范性托育機構300家,增加受益托位1萬個左右。
對標年度任務目標,各級各部門開始倒排工期,迅速推進。
3月27日,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印發《河北省托育機構質量評價標準(2023年版)》,從場地設施、保育服務、健康管理、安全管理、人員管理、養育支持、綜合管理等7個方面,明確了創建示范性托育機構的具體內容和標準。
5月底前,全省市、縣兩級衛生健康部門將會同財政部門按照《標準》對參與示范創建的機構開展評估工作。6月份,省衛生健康委將會同省財政廳,按照10%比例對各市進行隨機抽查復核,根據托育機構得分情況,給予創建達標機構一次性獎補;對復核不合格的市,將按比例扣減全市補貼資金。
開展養老育兒免費技能培訓 讓勤者得業
5月17日,定州市組織開展“中山好嫂子”進京就業活動,40余名家政從業者乘坐大巴車,由定州市人社局統一組織到北京就業。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趙紳光 攝
“大叔,身體感覺怎么樣?現在幫您拍背排痰行嗎?這些交流的話很重要,先摸清老人的身體狀況,再進行護理?!痹诙ㄖ菔小爸猩胶蒙┳印奔艺敵龌?,講師劉景巖正操著一口標準普通話,為參加培訓的人員講解示范養老護理流程。
今年48歲的劉景巖是定州市楊家莊鄉大陳村人,以前在家務農,生活窘迫。她在定州市家政行業協會幫助下,經過免費技能培訓,成為一名養老護理員?!艾F在主要為老人提供護理服務,一年收入10萬多元?!眲⒕皫r笑著說,隨著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不斷積累,現在自己已經從護理員升級成為基地的講師。
定州市“中山好嫂子”家政培訓輸出基地成立于2019年,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開設了育嬰、養老護理等36種家政專業課程,現已免費培訓1.5萬名勞動力進入家政服務領域就業,為眾多家庭解決了養老育兒難題。
“河北福嫂”胡雅麗在客戶家照顧嬰兒。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張笑宇 攝
近年來,河北省緊盯家政市場需求,通過積極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對“河北福嫂”工程進行提質擴容,打造出“獅城福嫂”“港城福嫂”“熱河嫂”等一批“婦”字號“福嫂”品牌,涵蓋了育嬰師、月嫂、保姆等10余種家政服務。
僅最近兩年,“河北福嫂”工程就先后培訓婦女18萬人,不僅為省內養老育兒市場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撐,還向北京、天津輸送家政服務員1.2萬余人。
讓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河北堅持統籌兼顧,瞄準民生需求,在制度體系上求變革,在資金保障上穩投入,在人才支撐上增服務,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