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雄安發布

尋找雄安紅色印記!聽開國將軍曠伏兆之孫憶家風

2018-03-04 23:07:37 來源: 雄安發布

  自古燕趙多豪杰。在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內,兩位開國將軍的英魂永遠守護著這里的人民。曠伏兆、劉秉彥兩位將軍“生死約定”的感人故事傳頌至今,激勵著雄安百姓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日前,記者來到雄縣,與曠伏兆將軍之孫曠輝民面對面交流,聽這位“將門后人”追憶與爺爺相處的點滴往事,而這其中就蘊藏著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秘密”。

  “生死約定”動心魄

  出了雄縣縣城驅車沿鄉間小路行駛約30分鐘,在曠輝民的引領下,記者一行來到了米家務烈士陵園。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個僻靜的鄉鎮,會有兩位共和國開國將軍長眠于此。陵園正中是一座紀念碑,紀念碑的南北,分別是曠伏兆將軍和劉秉彥將軍的雕像和墓碑。

  在抗日戰爭時期,雄縣米家務鎮地處平、津、保抗日根據地三角中心地區,是原晉察冀邊區冀中十分區司令部、十地委、十專署所在地。曠輝民向記者介紹,他的爺爺曠伏兆時任十分區政委,與時任十分區司令員的劉秉彥患難與共,領導冀中軍民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在極端艱苦的戰爭歲月里,兩人不僅結下深厚的友情,更與冀中人民、冀中山河產生了難以割舍的感情。

  劉秉彥將軍曾撰文回憶,1946年6月,十分區平南支隊參謀長任子木負傷去世,觸動了他和曠伏兆。兩人當時約定,死后就同其他犧牲的指戰員埋在一起,以這種方式繼續為平津保三角地帶的人民“站崗”。

  然而,這樣一個約定,曠伏兆將軍卻從來沒有向家人提及。1996年6月4日,曠伏兆在北京病逝。曠輝民回憶,當時81歲高齡的劉秉彥將軍得到消息后從石家莊趕來,將他們50年前的約定告訴曠家,并得到一家人支持。隨后,劉秉彥同曠伏兆的夫人許更生等人一起為曠伏兆送行,把逝者的骨灰撒埋到了米家務鎮,并栽種了一棵常青松。

  兩年后的7月21日,劉秉彥也跟隨曠伏兆而去,其骨灰就安葬在兩人生前約定的同一個地方。曠伏兆在紀念碑之南,劉秉彥在紀念碑之北,相距只有幾米遠。青松不語,兀自蔥郁挺拔,見證著兩位將軍的“生死約定”。

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陳安陽攝

  言傳身教永不忘

  對幼年時期的曠輝民來說,最快樂的事就是寒暑假到爺爺家玩耍。如今回想,爺爺對他的教誨,可以用“身體力行、腳踏實地、一心為民”這12個字來總結。

  “雖然爺爺是開國將軍,但很少給我們講打仗的故事,更多是教育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曠輝民記得,吃飯時,爺爺總是要求好好吃飯,飯后還會親自檢查飯碗,不許浪費一粒米。曠伏兆將軍本人也吃得特別干凈,并多年堅持飯后自己刷碗。

  1995年,從河北司法學校畢業后,曠輝民曾以在雄縣人生地不熟為由,想讓爺爺通過關系將他分配回老家江西南昌,卻得到了一通嚴厲的批評:雄縣是革命老區,雄縣人民勤勞、善良,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后人,必須無條件服從組織分配,堅決不能以權謀私!

  從一粒米到一份工作,從不起眼的小事到人生抉擇的大事,無不彰顯出曠伏兆將軍艱苦奮斗、嚴于律己的精神境界。

  曠輝民與爺爺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曠輝民原名曠海軍,是曠伏兆將軍所起,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他認為,強軍固然重要,但強民更是迫在眉睫,便將“海軍”改為“輝民”。

  “當時因為年幼不懂得其中的深意,還為自己名字里被拿去了‘軍’字而悶悶不樂,長大后才逐漸明白爺爺的良苦用心。”曠輝民對記者說。

  在基層司法戰線上工作20多年的曠輝民,一直以來都把爺爺的言傳身教滲進血液、浸入心扉。雖然職位不高、崗位平凡,但他時刻要求自己用實際行動在爺爺戰斗過的地方站好崗、盡好職、服好務,為雄縣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曠伏兆將軍之孫曠輝民。陳安陽攝

  紅色基因代代傳

  對于流淌著紅色血脈的曠輝民來說,他把從爺爺身上學到的“12字箴言”扎實地體現在工作中,面對困難積極主動開拓局面,始終秉持一位共產黨員的優良作風。

  他告訴記者,農村的鄰里之間糾紛看似簡單,但解決不好會帶來大麻煩。為了更好地處理矛盾,在基層司法所工作時,曠輝民經常到各村拜訪村委會干部和德高望重的鄉賢,請他們協助調解。他還會聯合各村委會組織普法宣傳活動,讓村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只要你一心想著為老百姓辦事情,多大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這是曠輝民的真實體會。

  曠家有一條口耳相傳的祖訓:“不結盟、不認干親,信仰共產黨,一切服從組織。努力做好一個公民,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微小力量。”在曠輝民看來,這條誡言應代代相傳。

  育人先育德。2017年,曠輝民獨子曠皓天通過高考離開了家鄉,但長輩的教誨一直都放在這位年輕人的心頭。今年2月的一天,曠皓天在路上撿到一個裝有幾萬元現金的皮包,停留片刻,見無事主回來找尋,曠皓天便把皮包交給了執勤民警。這件事在曠輝民看來意義重大:兒子的行為沒有辜負祖訓中的告誡。曠輝民認為,雖然曾經的“將門”不再有人從軍,但傳承紅色基因依然十分必要。

  “縱觀歷史,只有咱們中國共產黨始終從心底里為廣大人民群眾著想。” 曠輝民對記者說,作為紅旗下成長起來的后人,如果不去守護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為國家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便無從談起。

責任編輯: 孫文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226081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中文字幕mv|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在线天堂资源www在线中文|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一级毛片中出无码|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