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畢業季:母校的燈光永遠為你點亮
【導語】6月是離別的時節,北京援助雄安辦學項目啟動后,第一批畢業生即將告別母校。6月22號,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的41名孩子來到北京,參加母校的畢業典禮,感受母校的“家文化”。
【正文】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的音樂教室,一場畢業音樂會正在舉行。得知參加音樂會的小伙伴里有來自雄安校區的孩子,主持人特意請她們上臺,表演節目。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學生張若菲:(演唱《多啦a夢伴我同行》)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學生史雅彤:因為我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風吹花落淚如雨,因為不想分離……(演唱《剛好遇見你》)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學生朱柏霖:在叫她們的時候,我們主持人以為她們可能不表演節目了,但沒想到等過了十幾秒之后,有兩個同學來找我們。所以我們覺得雄安的小朋友都非常的勇敢。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學生盧夢函:我覺得她們跟我們有些不同的是像《夢》我們是原創歌曲,但是她們就是沒有一些原創作品。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學生朱柏霖:希望雄安的小朋友能夠大膽的創作。
【正文】這是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六年級的孩子們第一次來到北京的母校,可愛的同學,全新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們立刻喜歡上這里。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學生張若菲:她們(雄安同學)托我給她們拍些好看的照片,(傳過去)讓她們熟悉一下這里,因為上次我們班主任來了之后,拍了一些照片,我們就說哇塞,這哪里是學校,這是一個家。
【正文】中關村三小的孩子們稱母校為“魔法學校”。可以變化大小的教室、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老師們的被窩夜讀都是孩子們美好的記憶。6月22號晚上的畢業典禮,伴隨著《讓我們蕩起雙槳》《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等一首首老歌,六年里的一幕幕仿佛如時空穿梭般回到眼前。借助大屏幕上播放的一幅幅照片,這份記憶也刻入了雄安孩子的腦海。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學生史雅彤:今天學到了好多好多的知識,看到了北京的小朋友們是怎么學習的,怎樣跟同學一起玩的,最大的收獲還交了個好好的朋友。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執行校長張文峰:我們希望這一次(孩子們)來了之后,能感受到三小對他們的溫暖和支持,無論他將來走到哪,他將來也會驕傲地說,我是三小的孩子,我們走到哪都會做一個受歡迎、有能力、有擔當的孩子。母校的燈光永遠一直為他點亮。
【正文】當晚,雄安的孩子和北京的孩子一起住在學校的帳篷里。雖然只有一晚,但這里已經是他們的家。
【同期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劉可欽:家是我們一個精神支柱,所以家的和諧、家的溫暖,家帶給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幫助,相互的激勵,我想可以讓這個孩子一直擁有這樣一種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