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百萬平米唐河污水庫將變花草海洋
中國雄安官網6月26日電(記者封俊龍 馬夢迪)為加快改善唐河污水庫污染面貌,逐步恢復庫區生態系統,6月25日,唐河污水庫生態修復工程正式啟動,開始對唐河污水庫北庫8個自然坑塘進行以“草花植被”為主的生態恢復工作。完工后,庫區內綠化率將達85%以上。
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是中國雄安集團投資招標的重點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是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中的一項重點工作,涉及唐河污水庫北庫上游段,長度為7.5千米,面積約為107萬平方米。據雄安集團生態公司工作人員稱,唐河污水庫北庫7.5公里生態修復工程完工后,標志著雄安新區環境治理重點工程——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
試種區植被已經發芽透綠。記者馬夢迪 攝
由于工期緊任務重,在生態修復工程啟動前,工程項目部進行了方案制定、專家論證、試種選種等充分準備。為了保證工期和苗種存活率,經過論證和試種后,最終選取了紫花苜蓿、硫華菊、孔雀草等多種本土易存活的苗種,保證苗種發芽率在90%以上。
“天氣炎熱,地表干燥,機械播種的方式不僅導致綠化帶的觀賞性降低,還會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嚴重的揚塵?!痹摴ぷ魅藛T說,“此次生態修復工程,我們采取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播種方式,既保證了工期,減少了揚塵污染,還能夠讓花草盡可能的接近自然形態,提升觀賞性?!?/font>
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人工播種。記者馬夢迪 攝
上世紀70年代,白洋淀水域污染日趨嚴重,為截留排入白洋淀的工業污水,保定市修建了唐河污水庫。該污水庫本應在1979年底廢除,其中南污水庫自1977年起使用2年后停止使用,目前已經干涸。但北污水庫由于各種原因,運行至2017年8月才停止使用,已超期使用了近40年。由于沒有進行庫底防滲處理,周邊地下水污染嚴重。此外,唐河污水庫庫尾距離白洋淀只有2.5千米,對白洋淀的水環境質量構成嚴重威脅,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生態恢復工作完工后,庫園內綠化率將達80%以上。記者馬夢迪 攝
6月20日,唐河污水庫高濃度污廢水原位達標治理完成;北庫7.5公里范圍內固體廢物清運與處置已進入收尾階段。生態修復工程是與固體廢物清運與處置的收尾工作同步進行,實行“清運一處、恢復一處”的施工方式,保證工期按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