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12月21日電 題:北京校長的新理念——陳立華校長托管雄安校區紀事
中國雄安官網記者孫丹
這里的教育基礎比較薄弱,這里的學生很少走出縣城“游學”,這里的老師也很少出去培訓……
她,28歲破格晉升為小學副高級教師,32歲當上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成為當時北京最年輕的校長之一。她是北京市數學學科帶頭人,她所教學生數學成績曾經平均100分畢業,她錄制市級以上公開課200余節,是“高產”的研究者。
因雄安新區提出“千年大計、教育先行”,推動實施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她和這里牽手了,扎根了,擦出了絢麗的火花。自今年3月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掛牌以來,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按照“為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從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入手著力改善容城小學整體辦學水平,如今學校校容校貌、教學質量、師生精神風貌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讓良好習慣引領幸福人生,讓學生個性在“游學”中飛揚
3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掛牌成立儀式結束當天,陳立華就召集全校師生開見面會,開完見面會又與中層以上管理干部開會布置任務。“陳校長強調要轉變思想觀念,轉變角色,適應變化,迎接挑戰。我們覺得春天來了,備受鼓舞。”雄安校區老師說。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學生們在上綜合實踐課,制作小飛機。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供圖
不同于其他學段,小學教育尤為重要的是良好習慣的養成和方向的引領。為此,陳立華在雄安校區一年級率先實施《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行為規范60條》。“60條”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分低、中、高三個學段,讓價值觀貫穿于學生的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孩子們能夠看得懂、聽得進、記得住。 “小到雙手接過長輩遞過來的東西,課堂舉手要規范這些細節都有。”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副校長劉建芝說,對于一年級學生的行為習慣要求必須具體到細節,這是陳立華校長強調的。
在一年級新生入學階段,雄安校區專門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讓家長全面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家長趙麗因工作調動到雄安,本擔心孩子在雄安無處就學,但如今容城小學掛上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的牌子后,她就很放心地把孩子送進了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就讀一年級,“幾個月下來,發現孩子有形成規矩的意識,越來越自覺地使用文明用語,孩子很懂禮貌。”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一年級開展的家長進課堂活動中,學生們積極舉手發言。中國雄安官網記者孫丹 攝
“雄安校區是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的一部分,而不是簡單的對接援助。”為此,陳立華對雄安校區采取辦學管理一體化、文化建設一體化、師生成長一體化的措施,努力讓雄安校區整體質量實現有效提升。通過充分發揮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優質教育資源,為雄安校區引進外教,研發并引進了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4個學習助手APP,老師和學生可借助此平臺布置作業、完成作業;來自國家京劇院、中國愛樂樂團、北京舞蹈學院等多名藝術家還受聘為雄安校區藝術指導專家,為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學生藝術素養提升出謀劃策。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注重雄安校區學生的個性發展,組織開展了“藝術專家進校園活動”。國家級藝術家、北京校區的藝術精品社團的學生走進雄安校區分享藝術課程;成立了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書苑,開展文化系列講座,加強師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學習。
學生不僅走出縣城走進北京,還走進北京羅馬尼亞文化中心、阿根廷大使館進行互動交流,開展國際教育交流活動,拓寬了國際視野。雄安校區四年級的劉梓茗在日記中寫道:“我感受到了中外文化的差異和阿根廷人的熱情。我們要奮發圖強,長大后為雄安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劉建芝表示,目前全校已有1977人次的學生前往北京校區開展交流學習活動,做到了全校每名學生都至少去一次北京。
課上不只老師講學生聽,有時學生講老師聽
“我覺得你平時讀文章讀得好,你來讀!”
“同學你說得太好啦!”
這不是老師的評價,而是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一年級的一場家長進課堂活動中學生們的互評。學生們或站在講臺上自信地演講,或在座位上積極踴躍地舉手發言,家長們則在后排觀察了解孩子的行為習慣和課堂表現。從以前老師講、學生聽,到現在學生講、老師聽,這是陳立華到容城小學后著手改革的第一件事。
“一個老師如果失去了課堂就是失去了生命,做教育更多的就是在課堂上實現自己的價值。”陳立華深知課堂對她的意義,即使成為管理者很多年,她依然堅持走進課堂或是上示范課或是聽課。每次來雄安校區,她必須進課堂,努力用她的教育理念影響老師。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在雄安校區課堂上講課。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供圖
“陳校長教學中都是輕聲細語,用鼓勵的辦法引導學生,學生當時就把錯誤糾正過來了。”雄安校區一位老師說。
“陳校長上課是沒有框架束縛的,思路很開闊。她也常告訴我們要打破教材,學會放手敢于嘗試。”雄安校區數學老師王芳說。
讓學生主導課堂,這就意味著老師在課前需要多下功夫備課。“以前是備課,現在是‘備學生’。現在必須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才能把課堂環節設計得更精彩,讓更多學生有展示的機會。這樣我們也學會了把更多關注點放在學生身上,更注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語文老師張國艷說。
課堂改革后還新增了課前三分鐘展示環節提高學生注意力,班委組織、學生主導課堂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培養了他們自信表達自我的能力。“以前孩子在南方上學,剛來的時候跟不上課程進度常哭鬧,但一個月下來孩子不僅不哭了,回家還常跟我說要主動寫作業,學習興趣提高了,也更善于表達了。”學生家長朱海新笑著說。
不僅在課堂上增強學生主動性,管理上陳立華也鼓勵老師放手。以前小到放學記得關燈的問題都讓王芳操碎了心,分散了很多教研上的精力,而現在把班級管理上的事情交給班委后,既培養了學生管理能力也給老師釋放了更多精力。
北京市教學專家在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指導教研工作。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供圖
抓好自己課堂的同時,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還下大功夫引領教師專業發展。雄安校區的管理者、老師前往北京校區交流學習人數已達600多人次;老師每兩周會全員到北京朝實集團參加專題培訓、專題講座、專題教研等活動;雄安校區骨干教師與北京校區業務骨干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組建的以市級骨干教師為引領的各學科專家團隊,每周都有專家骨干到雄安校區指導教學工作,通過聽評課、備課指導等方式開展定向“組團式”的業務幫扶。目前,已對雄安校區完成3輪的全員全學科的教學診斷,形成了雄安校區教師課堂教學情況的調查報告,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教學提升計劃。
同事領導眼里的“女神”,她只想用“執著”來形容自己
“儒雅、恬淡、大氣、睿智,我認為這應該是一個人在一生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具備的氣質和素養。”這是陳立華認為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的學生應具備的氣質,這也是很多人眼里陳立華的氣質。
“陳校長上課讓我感覺很有親和力,輕松又有趣。”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學生張釗慧說。
“陳校長就是我們心中的女神,業務精湛又獨具個人魅力。”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一位老師說。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在雄安校區與學生交流。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供圖
從18歲成為一名人民教師至今已25年,在學生眼里她是和藹可親的老師,在同事、領導眼里她是業務精湛、無所不能的“女神”,但陳立華只想用“執著的人”形容自己。“起初,我對自己的工作并不感興趣,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當時我就想,也許不是每個老師都會發光發熱,他們就是在平凡工作中不斷去歷練自己,總結失敗的教訓,然后進步。”正是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讓陳立華一步步走到了現在,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收獲了特別的幸福。
今年她又承擔了援助雄安校區辦學的任務,援助以來,老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教育教學能力提升了,學生變得更自信、懂禮貌,家長們開始主動與老師交流探討教育方法……她和這里擦出了絢麗的火花,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對于她來說也是更重的擔子。“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愛心和耐心,愛心代表情懷,耐心是堅韌品格的表現。接下來仍要從思想上入手,加強雄安校區老師的教育信念感。”陳立華說。
陳立華說,接下來要繼續在規范上下功夫,努力實現兩地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學模式互相融合,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