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據國家和河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的總體部署,在河北省醫療保障局和保定市醫療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聯合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改革發展局印發《關于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自2019年12月31日起,公立醫療機構所有允許單獨向患者按5%加價收費的醫用耗材,一律以實際購進價格為基礎實行“零差率”銷售,公立醫療機構因取消醫用耗材加成而減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補償。
此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以“總量控制、分級定價、統籌聯動”為基本原則,重點調整手術、治療類項目價格,在調價空間允許的情況下,適時將其他以技術勞務價值為主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納入調整范圍。
本次縣級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共調整1724項,涉及注射輸液類、介入類、骨傷類、手術類四大類。其中,注射、輸液類3項,增幅10%;介入類34項,增幅5%;骨傷類16項,增幅3%;手術類1671項,一級增幅8%,二級增幅13%,三級增幅15%, 四級增幅15%。調整后價格的總量和取消耗材加成的收入總量基本平衡,醫療服務價格平均補償為90.4%,余下的9.6%由同級財政補償和醫院加強管理降低成本自行消化。
根據統一部署,新區三縣參改醫療機構在2019年12月31日零時全面啟動改革工作,目前三縣醫療機構已實現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工作的平穩過渡。
2019年12月31日上午,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帶隊與負責醫保、衛健工作的同志來到安新縣醫院召開改革工作座談會,實地了解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后對醫院收支情況的影響,并到醫院信息科現場核對數據,檢查信息數據對轉,查看醫院信息系統取消加成后的耗材價格和新調整的醫療服務價格,確保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工作順利實施。
此次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改革,不僅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繼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后的又一重大惠民舉措。這有助于醫療機構破除逐利機制,回歸公益性,聚焦提高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從而促使公立醫療機構向內涵質量效率型發展方式轉變,通過“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實行價格平移,不斷提質增效,切實保障廣大患者的基本醫療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