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榜:雄安安新縣開展當好“白洋淀生態環境衛士”專項行動
會議現場。中國雄安官網發
5月5日,雄安新區安新縣2020年當好“白洋淀生態環境衛士”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召開。自5月5日起,安新縣利用三個月的時間開展當好“白洋淀生態環境衛士”專項行動,扎實做好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工作,進一步改善白洋淀水環境質量。
為開展好此次專項行動,安新縣從全縣42個縣直單位和大王鎮抽調了多名科級干部和工作人員組成工作隊,分包78個淀中村和淀邊村的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工作。此次專項行動堅持“一源多措”,以78個淀中村和淀邊村范圍內的垃圾、污水、廁所糞污、入河入淀排污口、畜禽水產養殖、農家院、淀區船舶、水生植物、農業面源、河湖“四亂”、外來物種等污染源治理措施為抓手,因地制宜、分類施治,重點開展12項工作,持續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措施全面落實,進一步提升白洋淀水生態涵養和系統自凈能力。
安新縣委書記劉彥濤表示,全縣各級領導干部要以更嚴的舉措和標準,全面推進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各項工作,真正當好守護白洋淀生態環境的衛士,堅決打贏生態環境保衛戰,為建設美麗雄安、千年雄安打好藍綠底色。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白洋淀生態治理和保護上的中堅作用,帶動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到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中來,以鐵軍的姿態和作風,開創“白洋淀之治”,當好“白洋淀衛士”,堅決打贏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衛戰。
“白洋淀生態環境改善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要生態支撐,希望安新縣各包村隊長和隊員深入每一個角落,進行拉網式全覆蓋排查,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新區生態環境改善貢獻力量。”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說。
黑榜:兩家建設企業因違規施工行為上黑榜
“五一”假期期間,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組織三縣生態環境執法力量針對施工揚塵、碧水行動、固(危)廢排查“三項行動”開展執法檢查,發現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部分問題突出。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一輛重型半掛牽引罐車正在向坑塘內傾倒泥漿狀液體。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在雄縣昝崗鎮已拆遷的王馬滸村一處坑塘旁,發現一輛重型半掛牽引罐車正在傾倒泥漿狀液體。經查,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承建雄安站樞紐片區市政道路、綜合管廊、排水管網系統(一期)工程一標段項目。施工現場正在進行打樁作業,但施工單位并未收集沉淀打樁泥漿,而是使用重型半掛牽引罐車抽取打樁泥漿,傾倒至距離施工現場約一公里遠的坑塘內。經進一步現場核查,正在傾倒的重型半掛牽引罐車為2014年7月的國五標準以下重型車輛,而現場另一輛車牌號為津AG1900的重型半掛車司機以“行車本在老家被扣”為由,未能提供車輛信息。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在承建雄安站樞紐片區相關工程項目時,違規使用國五以下重型車輛,將打樁泥漿擅自排入坑塘,情節惡劣。目前,該公司涉嫌環境違法問題正在被立案調查。
此外,執法人員在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K1快速路(一期)項目一標段施工現場,發現2輛工程車和2輛重型柴油車均未張貼雄安綠色施工標識。
執法人員發現的無綠色施工標識車輛。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此前檢查中曾發現該項目使用無綠色施工標識車輛,生態環境部門已要求其立即組織清場,加強出入車輛管理,落實好雄安移動源污染物低排放控制區有關要求。在此次執法行動中發現,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施工過程仍然存在相同問題。
2020年3月6日,河北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河北雄安新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河北雄安新區企業及工程項目建設和施工單位生態環境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其中規定“使用未粘貼綠色標識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或重型柴油車(3.5噸及以上),每輛扣1分”“使用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或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貨車(3.5噸及以上),每輛扣2分”。
針對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現場使用違規車輛存在的問題,河北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將嚴格按照新區《生態環境信用管理辦法(試行)》進行評價,并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