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商務服務中心作為雄安新區首個標志性城市建筑群,承擔著承接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任務。
從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到中建八局項目部距離500米,二標一工區項目經理劉志超,每天要跑不知多少趟,除了兩三個必開的會,主要是現場檢查協調,“每天兩萬多步是有的”。
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對新區建設具有標志性意義,將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城市功能區,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轉移提供硬件設施環境。劉志超表示,要確保疏解對象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建設質量必須“杠杠的”。
該項目二標包括商務辦公、商務酒店、專家公寓、服務型公寓、幼兒園、集中商業及地下環廊等,滿足中長期進駐新區各類人才的居住、辦公、商務活動等需求。
劉志超負責的一工區主要是三處辦公樓,包括8個單體建筑,共32萬平方米。這體量放到新區以外其他地方,都是超大的項目。新區重點項目多點開花,這樣重要的項目落到自己肩上,他深感“茲事體大”。今年只有31歲的劉志超,有7年的從業經驗。“亞投行總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我都參與其中。這些工程都是魯班獎的水平。”劉志超一臉自豪地說。
講到工程建設,從抓管理、保工期到保質量,成竹在胸的劉志超侃侃而談:“從建設過程來說,可以概括為‘五抓’:長抓黨建引領,搶抓工程進度,細抓科技智慧,嚴抓安全質量,狠抓防疫消防。”
在中建八局商服二標項目指揮部作戰指揮室,施工流水分段圖張貼在醒目位置,上面密密麻麻畫著各種推演與部署,根據工程量對各段各工序作業時間進行精細安排,形成完整的四級計劃、專業計劃、穿插計劃管理體系。
“我們舉集團之力,推動科技智慧建造。半年時間項目論文完成7項、專利13項,獲得‘金標杯’(國家級)BIM應用成熟度創新大賽二等獎,并申報了河北省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和鋼結構金獎。”劉志超介紹說。在項目部智慧展廳,融匯了智能建造、安全創新、機械監控、沙盤滑屏等多個科技亮點,令人耳目一新。
“一絲不茍,追求極致”在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中得到了最好印證。
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工期緊,還涉及冬期施工,給嚴格控制質量的項目建設帶來更大挑戰。
去年年底,施工環境溫度低至-10℃,混凝土保溫成為施工中繞不開的難題。防火布、巖棉、液化氣壁掛爐、暖風機等悉數派上場,150平方米作業范圍內就放置一個溫度計,隨時掌握溫度變化。通過種種“綜合蓄熱法”,混凝土澆筑時的環境溫度達到5℃以上。為了保溫,每天要多投入20多個人工,加上材料費,冬期施工期間,這部分的投入達3000多萬元。劉志超說:“我們建設的是千秋之城,要當好樣板,即使投入再多,也必須上。”施工過程注重樣板引路、三檢制、工長責任制,會同監理、業主、質監站對所有流水段逐一驗收。
“要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任何流水段發現有瑕疵,都必須返工。”劉志超給每一個質檢員“撐腰”,按照規范要求整改環節,質檢員手拿執法記錄儀全程記錄。
有時遇到分包隊伍班組長發牢騷:“這是吹毛求疵”“不會影響樓的整體質量”。但劉志超態度決絕:不整改,就不簽字。
因為這種近乎嚴苛的管理,該標段得到雄安集團的高度認可。標段還承辦了6S精細化管理觀摩會,奪得雄安集團“百日一線行”安全文明流動紅旗。(記者 張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