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7年為我省分水逾130億立方米
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迎來全線通水7周年。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獲悉,7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調水超過440億立方米,其中累計為我省分水超過130億立方米,發揮了巨大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沿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國家“江河戰略”、支撐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建設美麗中國等作出了巨大貢獻。
全線通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過實施科學調度,實現了年調水量從20多億立方米持續攀升至近100億立方米的突破性進展。在做好精準精確調度基礎上,利用汛前騰庫容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工程輸水能力,向北方多調水、增供水,2020年、2021年中線一期工程連續兩年超過規劃多年平均供水規模。特別是2021年,面對超強暴雨洪水襲擊、極寒天氣影響等多重困難,工程管理單位科學精準調度,實現中線工程年度調水突破90億立方米,完成年度計劃的121%。
7年來,南來江水成為我省多個城市新的供水生命線。在江水的滋潤下,我省多地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高,3000萬人受益,水資源短缺局面得到根本緩解,黑龍港流域500多萬人徹底告別世代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的歷史。通過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中線工程累計向北方50余條河流補水70多億立方米,推動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白洋淀水位始終保持在7米、水面面積保持在275平方公里左右,水質達到10年來最好水平。我省統籌城鎮與農村、飲水工程與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有計劃地整體實施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到2020年底,已完成1354萬農村居民江水置換任務,棗強、清河、館陶等39個縣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今年以來,新增江水置換人口818萬。預計到2022年底,全省南水北調受水區2872萬農村人口將喝上江水。(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 通訊員徐寶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