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黨和國家的事業推進到哪里,司法服務保障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雄安新區的設立,向司法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賦予它光榮的歷史使命。
2019年1月10日,隨著一塊紅綢揭落,河北雄安新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雄安中院”)正式揭牌成立。三年來,雄安中院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在新區黨工委的堅強領導和省法院的有力監督指導下,確立了“一三三一”工作思路和“開拓創新 追求卓越”的院訓,明確了為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工作中心,為護航雄安找準了航向。
面對當時全區各基層法院審判執行質效普遍位列全省下游的局面,雄安中院黨組深入調研,找短板、查原因、定措施,并在2019年2月1日召開的第一次全區法院工作會議上鄭重提出“一年擺脫后進,三年進入先進”的階段性工作目標,為護航之旅鳴響了汽笛。
回首望征程,從奠基啟航到全速前行,雄安法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雄安法院審判、執行、訴服“三個質效”全部進入全省法院先進行列,雄安中院先后榮獲“全省法院集體三等功”“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單位”“全省法院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各級領導同志多次到新區法院調研指導工作,并先后40余次對新區法院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給予充分肯定。
服務大局擔使命
2020年11月13日,一個法檢“兩長”同堂辦案的新聞引起關注,這是雄安中院依法嚴懲刑事犯罪的一個縮影。穩定是雄安建設的基石,雄安中院抓住維護社會穩定這個關鍵,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為促進經濟社會良性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在重大項目建設、征遷安置、環境治理及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的關鍵節點,雄安中院制定出臺系列指導性文件和實施意見,與新區項目建設指揮部、自貿區管委會、中國雄安集團等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讓新區建設在司法的光輝里拔節生長。
涉及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工程招投標的行政糾紛,雄安中院以行政爭議訴前化解機制為冰橇,消融矛盾冰山,避繞航路險灘,將70%以上的行政爭議在訴前化解,為保障和諧征遷、保障群眾利益、調處矛盾糾紛做出榜樣。
穩定大局有魄力、保障建設有能力、化解糾紛有巧力,一件件案例如航線上的浮標,見證著雄安中院三年來護航未來之城的一路軌跡。
踐行宗旨為人民
2021年12月28日,隨著一聲令下,法院干警們又一次撕破夜幕,奔赴到集中執行的戰役中。嚴寒冰封不住司法之劍,三年來在各類執行行動中,雄安兩級法院共發放執行款3.2億余元,日均發放30余萬元,為人民挽回了損失、伸張了正義。
在雄安,只需一張身份證,群眾就能在全省首家24小時便民訴訟服務站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完成自助立案、繳費、風險評估、文件交換等智慧操作,在法官服務站可以與值班法官面對面地咨詢法律問題、反映信訪問題、尋求訴訟指導,百姓關心的每個司法問題都會得到及時回應。
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是智慧法院建設的初衷。三年來,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上開庭、網上質證、網上送達已成為常態,全國首例5G環境下的刑事案件三方遠程視頻庭審、全國首例使用數字人民幣繳納執行款、全省首家執行案款“一案一碼”系統等創新舉措相繼在雄安法院落地。中院政治部和訴訟服務中心分別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法院先進集體”,中院立案庭被省法院榮記“集體二等功”。2021年,新區中院及所轄基層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質效均位列全省前茅。
雄安中院高度關注涉訴困難群眾安危冷暖,不斷拓寬司法救助渠道,三年來辦理司法救助案件66件,累計發放司法救助金410余萬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好人民利益守護人,雄安中院用司法之劍捍衛了公平和正義。
科學管理提質效
2019年,雄安新區所轄三個基層法院審判質效全部進入全省前100名,徹底擺脫了長期落后的局面;2020年,雄安新區所轄基層法院審判質效綜合排名全省第二,進入先進行列;2021年,雄安中院本級及轄區兩級法院審判質效綜合排名均位列全省第一,圓滿實現了三年前提出的奮斗目標。
驕人成績的背后,是雄安法院大力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年”“審判質效提升年”“全面深化管理年”活動的自我提升。三年來,雄安中院堅持向管理要質效、向作風要質效,錨定一流標準,持續開展案件質量評查、“三精品”評選和庭審觀摩活動,實行周通報、月調度、季講評、年考核,精準把握審判運行態勢,用活中院領導“一對一”督導基層法院這個“法寶”,堅持正向考核激勵,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僅用三年時間,審判執行質效就實現了從起跑、追跑、跟跑到領跑的跨越。新的一年,雄安中院正在部署以“鞏固、創新、提高”為主題的貫穿全年的活動,向著更高的目標發起沖鋒。
改革創新促發展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碧波蕩漾的白洋淀上,一葉巡回法庭的輕舟乘浪掠過,驚起一灘水鳥,也鳴起一曲司法改革的創新之歌。
設立白洋淀環境資源法庭,設立知識產權審判庭,成立河北雄安新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建立全省首個由黨委分管領導任主任的執行工作委員會,在全省率先完成刑辯律師全覆蓋和統一人身損害賠償標準的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積極探索中級法院大部制管理模式,建立院領導辦案剛性約束機制,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規范“四類案件”的監督管理,雄安中院根據雄安實際在審判機制、管理模式、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不斷創新。
改革創新永遠在路上。日前,最高法院已正式批復同意雄安法院“四統一”執行體制機制改革方案,以及白洋淀全流域環境資源案件和河北北部七市(區)專利等技術類案件由雄安中院集中管轄的意見,這既意味著雄安法院將擔負起更重的責任和使命,也標志著雄安法院新一輪司法改革將進入全面落地實施的嶄新階段,司法改革的“雄安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鍛造鐵軍固根本
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法院鐵軍,是護航新區的人力基礎。
雄安中院強化政治機關意識,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毫不動搖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持“周三黨員夜校”,建立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題的黨建文化墻,持續鑄牢忠誠之魂;“引才”與“培智”并重,最高法院、中組部相繼選派高素質法官到雄安中院掛職,最高人民法院青年法官(雄安新區)實踐基地掛牌成立,與京津地區法院業務交流、培訓日益頻密,一大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高素質司法專業人才陸續充實到法院隊伍當中,黨性強、年紀輕、學歷高、業務精,這支初具規模的法院鐵軍在磨礪中成長,為護航雄安提供了強勁動能。
廉潔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線。雄安中院黨組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建立廉政風險內部防控制度體系,開展審務督察,建立談話制度,加強警示教育,嚴格落實“三個規定”,嚴查違法違紀案件,雄安法院黨風廉政建設持續加強,為護航之路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機關提出的工作目標。三年來,雄安中院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三年磨一劍,為司法之劍烙刻上雄安的印記,鍛造出人民的屬性,閃耀著創新的光芒。
當前,雄安新區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與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關鍵階段,全體雄安法院人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繼續以職責使命捍衛公平正義,用一流業績護航未來之城,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