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資源交易是地方發展環境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我省各部門聚焦國家和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末端落實,推行"交易不見面、投標零門檻",公平公正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便利條件,促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上午九點,河北新禾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赫鋒超打開電腦,準時查看開標情況。身在單位,赫鋒超卻能夠透過屏幕實時觀看開標進度,實時獲取開標現場信息,整個開標時間僅用了十分鐘。
河北新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赫鋒超:
(以前)完成一次招標活動,我們至少跑四五趟,對我們的負擔是相當重的,現在通過全程電子化以后,不用去現場了,最快的開標時間可能幾分鐘就結束了,一個項目上幾千塊錢的成本是省下來了。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云上開標提了效能、降了成本。在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這種開標形式得到全面應用,遠程不見面開標率達到100%。
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綜合業務部 孫金帆:
我們實現了從項目進場登記、投標文件提交、評標、中標結果公示等各環節全流程電子化辦理。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張安怡:
電子招投標的全流程,離不開我手中的CA證書。在企業口中,CA證書相當于一把"鎖",是企業參與招投標的"電子身份證","有鎖走遍天下,無鎖寸步難行"。但在過去,這個方便于招投標雙方的信息化工具卻有一點不方便,那就是各市的"鎖"不互認。
石家莊某信息化公司負責人 季向陽:
這是我們公司原來辦理的一些CA鎖,原來在各個地市,都得要每個地市辦一個,在參與招投標的過程當中,有的時候就會拿錯,導致我們開不了標。
如何讓降本減負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落地生根,有效解決市場主體用"鎖"難的問題,省政務服務辦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在全國首批建成全省公共資源交易CA證書互認平臺,實現市場主體"一次接入,全省互認",讓降成本的好政策不淪為"空頭支票"。
省政務服務辦公共資源交易監督處處長 白志明:
目前呢已經接入了有河北CA、山西CA、聯通CA、北京CA等6家公司,市場主體呢持有這六家公司任何一家公司的CA,就可以在全省范圍內參與所有的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目前呢我們這一項政策惠及到的市場主體已經達到了15.7萬家。
充分競爭,才能激活市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如何破除"玻璃門""彈簧門""隱形門",為各類市場主體鋪路、賦能?
今年,省政務服務辦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開年來"一號文件",嚴格落實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從規范招標投標主體行為入手,聯合省發改委等十一個部門印發規范招標投標主體行為的工作通知。翻看這一文件,記者發現,招標項目不得提出注冊地址、所有制性質、市場占有率等8項隱形門檻和不合理限制,簡單明了、便于操作,從頂層設計層面,為企業"松綁"、給市場"騰位",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
省政務服務辦公共資源交易監督處處長 白志明:
我們將推動把清除招標投標領域隱性門檻列入2023年我省優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強化督導考核,確保落實落地。
好政策取得好效果,關鍵要落實在每一次招投標的過程中。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專門成立了審核團隊,對照政府采購法律法規要求,逐一審核每一個招標文件,對采購需求中含有"隱形門檻"的內容嚴格把關,依法依規予以糾正,確保交易"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確保政策政策紅利"精準滴灌"至市場主體。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綜合處處長 呂占鋒:
對省本級集中采購項目,建立兩級審核機制,嚴把采購文件質量關,嚴防將投標人的注冊資本、資產總額、從業人員、利潤、納稅額等規模條件,作為資格條件或評審因素,保障惠企政策精準落地。
營造公平競爭、預期穩定的市場環境,省政務服務辦持續聚焦國家和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堅持末端發力、終端見效,深化交易平臺互聯共享,規范招標投標主體行為,全面推進全流程電子化,打造全省統一規范、開放共享、運行高效、競爭有序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和公平公正、陽光透明的招標投標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