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紅線,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河北省耕地保護重點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將深入開展耕地保護重點問題專項治理。
方案指出,強化存量耕地不合理流出整改,持續開展耕地流出問題治理。各地要以“三區三線”(“三區”是指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種類型的國土空間,“三線”分別對應在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劃定成果為基礎,結合國家和省下發的地類監測圖斑、耕地衛片監督等,對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轉為林地、園地、草地等其他農用地情況,持續進行全面排查整改。一般耕地流出要實現耕地“進出平衡”,2023年底前省級對市級開展“進出平衡”檢查。永久基本農田中的非耕地以就地恢復為主,符合國家調整政策的,按國家要求及時做好補劃調整工作,確保2023年底前恢復調整到位。對違法違規建設占用耕地的,要及時補辦手續或拆除復耕到位。各地要結合地方實際,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善做善成,確保本地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耕地保護目標能實現。
方案明確,摸清全省超標準廊道綠化情況,開展廊道綠化問題排查整治。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部署,開展超標準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廊道綠化排查整改。結合歷年衛星遙感影像及變更調查成果,對2013年1月1日以來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超標準建設廊道綠化問題開展全面排查,摸清問題底數,實事求是制定分類處置方案。對存量問題,要結合耕地“缺口”恢復、耕地進出平衡等工作,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統籌安排耕地恢復計劃,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前提下,有序組織實施。對新增問題,要嚴格限期恢復整改。6月15日前各地要完成專項排查整改。
方案指出,逐步補足耕地保護任務缺口,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治理。按照國家對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獎懲工作的要求,用5年時間分步驟有序實施耕地恢復。2023年各地要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全面推進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內非耕地復耕調整,統籌協調補充耕地項目、耕地后備資源、造林綠化以及其他用地空間范圍,全面掌握本地可恢復耕地面積、范圍、地類和空間分布情況,建立資源數據庫,依據核定的耕地缺口數量制定年度耕地恢復總體方案,作出空間和時序安排。2023年有任務缺口的市要通過整改恢復完成不低于10%的缺口任務。
方案明確,強化補充耕地任務落實,開展補充耕地問題專項治理。各地要切實履行補充耕地責任,嚴格落實補充耕地任務。根據省自然資源廳下達的補充耕地計劃,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資源狀況,分解落實年度補充耕地任務,制定實施方案,確保各市如期完成任務計劃。結合審計署提出的補充耕地不實、補充耕地質量不高、后期管護不力、資金使用不當等問題,進一步加強補充耕地項目全過程監管,強化源頭控制,加強補充耕地項目選址論證,嚴格項目實施和驗收,規范項目報備,強化項目后期管護,確保新增耕地數量真實、質量可靠、能穩定利用。嚴格落實“以補定占、先補后占、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制度,強化補充耕地任務完成情況考核,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對庫存補充耕地指標倒掛的縣(市、區),除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急需建設項目外,不予進行補充耕地指標調劑。
方案強調,堅決打擊違法違規占用耕地,開展違法用地專項治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行為。結合土地衛片執法、日常巡查等情況,開展打擊違法用地“雷霆行動”,以“零容忍”的態度全面遏制新增違法占用耕地行為,開展道路違法用地、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農業項目“非農化”、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堅決遏制新增違法用地,逐步清除存量違法用地,確保用地管地規范有序。(記者吳新光 通訊員王爽、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