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駕車行駛在河北雄安容東片區的數字道路上,前方綠燈依次在車輛即將到達時順利“啟亮”,人們切切實實感受到一路綠燈的出行暢快。容東片區首批回遷居民李青說:“早高峰在有16個路口的路上行駛,最多只需等一兩個紅燈,真是太方便了。”
工作人員在容東片區數字道路智慧運營中心監測數據。李澤凱 攝
作為全國第一個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設布局的區域,雄安新區數字道路建設總里程未來將擴展到500公里。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數字道路運營中心負責人說:“目前,我們在雄安新區在建的數字道路總里程已達200多公里。”
路燈桿成智慧交通“眼睛”
在容東片區數字道路兩側,7000多根看似普通的路燈桿,讓道路交通變得“耳聰目明”。正在進行檢測的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技術工程師趙斌說:“這些12米高的路燈桿就像智慧交通‘眼睛’,不僅有照明功能,還配備了攝像頭、雷達、5G網絡等智能設施,其實都是智慧燈桿。”
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胡軍軍介紹:“通過智慧燈桿傳回的數據,我們發現容東片區甘棠路早高峰北向南方向經常擁堵。于是我們會同交警信控系統共同設置了‘綠波車道’,調整了信號燈時間,按照綠波速度40公里/小時,可實現全程一路綠燈。這樣優化后,這條路平均車速提高了35%,停車時長降低了31%。”
一網看交通 一鍵保暢通
在容東片區數字道路智慧運營中心,4塊屏幕涵蓋路網設備維護監管、交通運行態勢監管、交通優化方案制定與交通數據運營四個平臺。“一屏管設備、一網看交通、一鍵保暢通、一數供八方,四大平臺協同發力,實現了數字道路穩健運營,保障道路交通不擁堵。”胡軍軍說。
路側設備的正常運行是數字道路運營的基礎,路側設備維護監管是整個數字道路物理設施維護工作的“數字大腦”。屏幕左側是路側設備部署情況統計和當前運行狀態信息,右側是正在發生的設備告警信息,通過“發現-診斷-處置”自動處理流程和兩級人工派單機制,中心監測每個流程的執行情況,確保基礎網絡與設備的穩定運行。
交通運行態勢監管平臺基于路側各類設備產生實時數據,對容東片區路網流量進行監管,對每條道路、每個路口的交通流量、擁堵情況進行分析并與視頻之間關聯,針對易堵路口、易堵路段進行分析,推送給交通管理部門作為交通治理依據。根據數據情況,衍生出容東片區車輛遷入情況、車輛品牌接受程度、未來交通情況預測等專題內容,方便城市未來交通規劃和商業規劃。
交通優化方案制定平臺根據雄安整體建設實際情況,為容東片區重點示范道路配置了數字潮汐車道策略進行交通模擬仿真測試,測試結果達到預期后,同步給交警信控系統,從而提高道路通行率,保障道路暢通。
交通數據運營平臺以路側交通流量數據和AI識別視頻產生的結構化數據為基礎,實現“一數供八方”。
建設智能新型交通體系
雄安新區在規劃建設之初就明確提出要打造一個新型區域,建設便捷、安全、綠色、智能的新型交通體系。
胡軍軍表示,容東片區數字道路是對傳統道路數字化的一次重大升級和創新實踐,未來,容東片區交通數據運營將面向高校、行業公司、居民和車企提供更多的場景化服務,增加民眾出行幸福感,提高安全感。
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秘書長張貴教授表示,智能交通是城市交通的未來發展方向,是雄安新區打造未來之城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交通強國建設首批試點城市,雄安新區的智慧交通將大力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打造交通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的“標桿之城”。(記者韓梅 通訊員賈夢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