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河北日報客戶端

致敬!這才是真正的追“星”族!

2023-04-24 17:01:57 來源: 河北日報客戶端

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到中國印記羅布星河

從一窮二白的年代

到浩瀚宇宙響徹中國聲音

六十多年

篳路藍縷,尋夢蒼穹

中華民族告訴你

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星”族!

“飛天”逐夢河北第一人

2022年6月4日

46歲的蔡旭哲

在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見面會上

公開亮相

成為我國第14位為國出征的航天員

也成為“飛天”逐夢河北第一人

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農村

2003年

神舟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蔡旭哲坐在電視機前

深深地被航天員這一職業所吸引

第二批航天員開始選拔后

他主動報了名

2010年5月

他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成為航天員后

他一直沒有機會飛天

直到12年后,才終于圓夢

他說:“12年來

我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

一定不辱使命

圓滿完成任務”

在發射前的媒體見面會上

他說,想在工作之余

盡情地領略太空的美景

拍一拍美麗的地球和偉大的祖國

看一看長江黃河

找一找親愛的家鄉

首次飛行183天

出艙一刻

他說:“星河燦爛,一覽無余”

12年

蔡旭哲實現了他的飛天夢

而中華民族千百年的“飛天夢”

也在一代代追“星”族的接力中

寫進現實

飛天夢圓背后的河北力量

1999年11月20日

我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

神舟一號

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飛向太空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

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

浩瀚太空迎來了首位中國訪客

回首那段激情歲月

時任54所載人航天工程

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劉明春

記憶深刻

僅從方案設計到敲定方案

他們就花了整整一年時間

在慶祝會上

67歲的劉明春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不容易

第二句還是不容易

第三句依然是不容易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號成功發射

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

被順利送上太空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

“多人多天”飛行任務

神舟六號載人航天工程中

部分基礎元器件來自

當時的中船重工集團850廠

“這好比一紙軍令狀呀

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樣品終于研制出來

測試結果質量良好

所有職工歡呼雀躍,喜極而泣

2008年9月27日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

完成出艙活動

這也是中國人的首次太空漫步

當時

54所科研人員李云國

主要負責遠望測量船工作

從2007年開始的一年多

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的

2012年6月16日

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

乘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出征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飛天

2021年10月16日

神舟十三號發射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

進入太空

中國女航天員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

2022年6月5日

神舟十四號發射

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

進入天和核心艙

河北人首次進入太空

2022年11月30日

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

費俊龍、鄧清明、張陸

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

兩個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

從嫦娥奔月的傳說

到敦煌飛天的壁畫

“飛天夢”成真的背后

太多故事令我們動容

?

從一窮二白到讓世界驚嘆

千年飛天夢

今朝一日圓

這背后

幾代航天人

薪火接續

砥礪奮斗

1956年10月8日

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創建

1959年,中蘇友好關系破裂

蘇聯撤回專家

聶榮臻元帥擂著桌子說:

“逼上梁山,自己干!”

1966年10月,錢學森(右一)和聶榮臻(右二)主持核導彈發射試驗

一根粗木頭加一個白鐵皮箭頭

就成了火箭模型

馬糞紙上涂上墨汁

便開始了探索空間光學濾波器的研制

……

如此艱難的起步

在世界航天史上絕無僅有

東風一號

1960年11月

中國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地地導彈——

“東風一號”發射上天

1966年10月27日

東風二號甲導彈托舉著核彈頭直沖云霄

我國首枚導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

打破大國核壟斷

1970年的今天

4月24日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那一天,《東方紅》響徹浩瀚星空

宇宙,從此聽到中國的聲音

已退休的54所測控技術專家王鼎光

當時就在距離發射點

僅3公里的觀測站

負責技術保駕工作的他

想起那一刻

仍心潮澎湃,熱淚縱橫

1975年11月

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回收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

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

1984年4月8日

成功發射東方紅二號

成為世界上第五個

掌握衛星通信能力的國家

1990年7月16日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直刺藍天

一位美國火箭專家

握著時任“長二捆”火箭

總設計師王德臣的手說:

“我來向你道歉

中國人了不起

你們創造了奇跡!”

兩年前,這名專家曾說:

“我們研制新型火箭要四五年

中國人想用18個月

發射‘長二捆’

是不是吃了鴉片

產生了幻覺?”

2020年6月23日

北斗三號系統

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

發射上天

刷新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世界紀錄

孫家棟院士

曾引述時任北斗二號系統工程

副總設計師李祖洪的話說:

“這些年來

我們曾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巨人’不僅不讓我們站

而且還卡我們、壓我們

在事實面前

我們終于醒悟過來了

靠別人靠不住

只有靠自己,拼搏努力

讓我們自己也成為‘巨人’

讓中國的航天也成為‘巨人’!”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2007年10月24日

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

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

中國人首次探月

獲得輝煌成就

2013年12月14日

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

中國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體實現軟著陸

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亮相

2020年12月17日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

安全著陸

嫦娥五號登月獲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認可

月球表面新增

華山、衡山、裴秀等8個中國地名

2015年12月17日

成功發射首顆暗粒子探測衛星“悟空”

2016年8月16日

成功發射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2021年5月15日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

邁出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第一步

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

2021年10月14日

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羲和號”發射

中國太空探測正式步入“探日”時代

追星攬月,探日問火

我們的夢想

是更遙遠的星辰大海

那里,一定會響起中國的聲音!

難忘懷

錢學森說:“外國人能搞的

難道中國人不能搞?”

難忘懷

嫦娥一號環繞月球后

白發蒼蒼的孫家棟轉身拂淚

難忘懷

楊利偉鏗鏘有力的聲音

“我奉命執行首次載人飛船飛行任務

準備完畢,待命出征!”

難忘懷

一聲聲

“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仰望星空,北斗環繞

嫦娥伴月,神舟起航

我們是追“星”族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未來,更遼闊的宇宙等我們探索!

責任編輯: 賈夢宇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171030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91嫩草国产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台湾佬中文娱乐中文| 久久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AV大片在线无码永久免费|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