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進一步加強雄安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和保護工作,在河北省文化廳的組織下,八月初,省非遺專家分成三組對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調查工作。8月17日,省非遺專家安新縣小組來到了寨里鄉調查,我們一起去現場了解一下。
【現場同期】河北梆子音樂
【正文】在安新縣寨里鄉小營村,劉來城正帶領老年樂隊表演河北梆子的經典唱段,從八歲結緣河北梆子,如今68歲的他,對河北梆子有難舍的情懷,他向鄉鎮文化站申報了這個項目,希望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同期】安新縣寨里鄉小營村 劉來城 因為在咱們小營村河北梆子是大家伙喜聞樂見的劇種 從老(人)到小孩都喜歡唱 都喜歡看 像我們這個村30多年以來 每年的廟會都沒斷過檔 隨著大家伙的心愿和要求 年輕人應該向我們這一代學習 把咱們河北梆子傳承下去 把它普及光大 使大家伙從精神上得到進一步地活躍。
【正文】不過能否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還需要非遺專家進行嚴格評定。
【同期】河北省非遺專家委員會專家 桑宇紅 我們是首先考察這個項目是否時間上已經大約達到100年 在當地已經發展了100年 另外是三代以上傳承 如果這個項目是從外地學來的也不要緊 你只要是在當地又傳承了百年以上或有三代以上 我們就可以初步考慮 這個是可以作為一個非遺線索考察的 另外一個是影響力問題 這個項目必須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 比如說我們剛才那個評劇 都是屬于這個情況
【正文】此次調查以2017年組織開展的雄安新區非遺普查為基礎,繼續開展雄安新區非遺重點調查工作。桑宇紅的小組負責安新縣片區的篩查工作。
【同期】河北省非遺專家委員會專家 桑宇紅 目前我們初步估計能達到新增線索 有50來項 比如趙北口 熏魚 還比如說像有些地方的武術啊評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