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動高端高新民營企業在雄安扎根發展
——訪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金昌
目前,雄安新區本級注冊登記的企業共2039戶,其中民營企業1930戶、占比94.65%,民營企業呈現平穩發展態勢,在穩定經濟、增加稅收、提高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雄安新區原有民營企業如何進行現代化改造提升,如何讓高端高新民營企業扎下根、發展好?日前,記者采訪了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金昌。
田金昌介紹,雄安新區設立之前,雄縣、容城、安新三縣的民營經濟以傳統產業為主,經過長期積累,形成服裝、拉鏈、制鞋、羽絨、毛絨玩具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從業人口近30萬,有力支撐了三縣經濟社會發展。新區設立以來,又新注冊了一批民營企業,主要以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為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區民營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
雄安新區產業發展強調承接符合新區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起點布局高端高新產業,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這對新區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新要求。
田金昌介紹,雄安新區堅持“轉移升級、跨業重生”“減法、加法”一起做,高端高新產業培育與傳統產業轉型一起抓,通過提升改造一批、轉型升級一批、搬遷轉移一批、污染關停一批,推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堅決淘汰環保不達標產能,整治“四無”非法企業,加快落后產能退出。有序推動異地轉移,推動一般性生產加工環節向周邊轉移,共建雄安產業區外承接園區,在新區建設總部基地,實現傳統企業根留雄安,枝葉向周邊伸展。積極實施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借力京津資源優勢,推動技術創新,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拓展產業發展新業態,培育骨干企業和創新品牌。著力強化組織保障,積極研究制定在產能轉移、跨業升級、就業安置、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積極爭取承接地配套條件,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我們將著力推動高端高新企業入駐雄安,并在新區扎根發展。”田金昌表示,按照新區產業發展定位,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等高端高新產業。目前,新區已經積極與相關領域領先民營企業開展了一系列對接合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為保障和推動高端高新民營企業扎下根、發展好,雄安新區打造優越的營商環境,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優化政務服務,創新市場監管機制,完善市場競爭環境,構建創新創業體系。
田金昌表示,雄安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審核合一”等改革措施,企業登記實行全程電子化、電子營業執照、簡易注銷登記等便利化改革措施,推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全程幫辦、網上政務等服務措施,不斷優化審批服務流程,積極建設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服務平臺,持續改善新區營商環境。目前,除冠以“雄安”字樣名稱的企業外,申請人均可到新區政務中心大廳辦理企業名稱核準,30分鐘內即可完成名稱核準,大幅提升了工商注冊效率。
此外,雄安新區還將著力營造更好的開放環境,通過打造智慧海關、自由貿易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記者 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