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至2020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累計完成營造林902.9萬公頃。16日,《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20-2021)》在京發布,一系列綠色數據發布。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從2000年啟動。截至2020年,該工程區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陜西6個省(區、市)的138個縣,累計完成營造林902.9萬公頃,草地治理979.7萬公頃。北京市全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由177天增加到240天,沙塵天氣的發生次數從年均13次減少到年均2至3次,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除了這樣的防治荒漠化生態工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在生態治理領域開展了林業生態工程、濕地生態建設工程、水生態治理工程、草原生態保護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其中防護林體系工程已開展40余年,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3014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至13.57%,取得巨大生態成效。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我國生態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生態治理制度、參與機制和監督問責機制逐步完善,生態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生態治理工程建設取得巨大成果,生態治理跨入國際向度。(記者 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