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7月18日電 今年6月,雄安新區應急管理局組織執法骨干力量、抽調安全生產專家,赴雄縣河北順財塑膠制品有限公司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發現該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行為,對兩個行政相對人分別依法作出了處罰。該執法案例已被應急部確定為典型執法案例,這是新區本級、也是新區應急系統首次作出的安全生產“一案雙罰”。同時今年上半年,新區應急系統首次實現了安全生產典型執法案例報送率100%、合格率100%的“雙百”目標。自2021年11月新區應急管理局獲得罰沒許可以來,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在以下五個方面持續用力:
一、明確執法檢查的重要意義。生產要以安全為前提,不安全決不能生產。安全是新區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區建設發展的底線紅線。今年下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安全生產的政治責任更加凸顯,新區應急管理局始終堅守在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第一線,以“零懈怠”“零死角”“零容忍”的執法檢查姿態,整治各類生產安全非法違法行為,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新區環境。
二、推動執法檢查的“剛柔并濟”。新區應急管理局始終堅持“執法告知、現場檢查、交流反饋”“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全過程在場”“執法+專家”的“三位一體”工作模式,堅持邊檢查邊指導、邊發現問題邊研究解決,深入貫徹《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關于“首違免罰”“輕微不罰”的要求,推動制定應急系統包容免責清單,為優化營商環境做出新區的應急貢獻。對隱患整改動作慢、安全知識學習慢、事故教訓吸取慢、應急處置速度慢的企業,將依法依規從嚴從重處罰,切實做到檢查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三、確保執法檢查的“靶向發力”。新區應急管理局始終聚焦新區危險化學品、工貿行業領域重點企業,統籌應急部和省應急廳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重點事項,結合新區“雙隨機、一公開”安全監管重點事項,組織開展安全生產交叉執法、聯合執法、隨機抽查、專家指導服務等重點工作,執法檢查前詳細制定方案,落實“一企一策”精準執法。通過開展一次示范執法、解決一批突出問題、整治一批安全隱患、形成一個執法典型,倒逼主體責任落實、遏制生產安全事故。
四、加快“三項制度”的落實落細。新區應急管理局始終堅持落實新區應急系統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的“三項制度”,通過制度建設真正意義上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保障安全生產執法權在高效監督下高效運行,為公正文明執法、加強新區應急系統自身法治建設提供遵循。
五、切中規范執法的題中之義。新區應急管理局始終堅持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科學合理,截至目前已結案4起行政處罰(共計做出處罰生產經營單位17.8萬元、主要負責人1.5萬元;1個行政警告),均嚴格對照《河北省安全生產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做出裁定;始終堅持執法監督貫穿始終,從執法力度、辦案質量、指導服務方面全過程監督;始終堅持案卷評查舉一反三,牽住提高執法案卷質量就是提升執法質效這一“牛鼻子”;始終堅持執法培訓提質增效,保證所學理論與時俱進、理論實踐無縫銜接;始終堅持執法統計反映問題,加強執法檔案及臺賬管理,做到工作進度心中有數,同時用好質量排名的“風向標”;始終堅持執法文書更新迭代,吸收了省司法廳行政處罰文書中《限期提供材料通知書》《不予行政處罰告知書》等部分參考樣式,梳理形成了安全生產行政檢查卷宗和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案卷2個模板。
下一步,新區應急管理局將乘勢而上,加快促進信息化執法工作,力促執法系統的改造升級。全面落實省應急廳推進執法信息化的工作部署,參與完善各個有關執法系統平臺,堅持“數字賦能、以用促建、縱深推進”的工作思路,逐步建立常用風險隱患樣本庫,對應執法事項、通用執法事項以及相關法律條文、自由裁量標準等全部錄入系統,實現錄入程序簡單便捷,文書自動生成。同時推進執法檔案信息化管理、文書數字化、處罰決定法制審核網上進行,實現執法檔案“一鍵歸檔”,進一步提高執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