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3月24日電(李雪嬌 通訊員高騰)冬去春來,萬物復蘇。近日,在雄安新區雄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的白洋淀春季候鳥遷徙季野生鳥類監測活動中,愛鳥護鳥志愿者記錄到200余只野生普通鸕(lú)鶿(cí),這是在白洋淀單次記錄到野生普通鸕鶿種群數量最大的一次。它們時而在水中捕魚、嬉戲,時而在岸邊和樹上休息,當普通鸕鶿群飛過,猶如一股烏黑透亮的旋風刮過,場面頗為壯觀。
普通鸕鶿在樹枝上休息。賈國永 攝
普通鸕鶿俗稱“魚鷹”“水老鴉”。體長約90厘米,嘴厚重,臉頰及喉白色,臉部有紅色斑,兩脅有白色斑塊。中國雄安官網發
普通鸕鶿駐足遠眺。賈國永 攝
普通鸕鶿會長時間站立在水邊巖石或樹上,靜靜地窺視,發現獵物后再潛入水中追捕。食物以水中魚蝦和貝殼類動物為主。普通鸕鶿主要通過潛水捕食,一般潛水不超過4米,但可在水下追捕魚類達40秒,捕到魚后上到水面吞食。
普通鸕鶿展翅翱翔。賈國永 攝
魚鷹捕魚是白洋淀人的記憶,過去掌握這項技藝的白洋淀人以此為生。中國雄安官網李鑫 攝
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也是我國候鳥遷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淀迎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生態治理,水質從劣Ⅴ類提升至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為鳥類、魚類、底棲動物、水生植物等生物提供了優良生存環境,吸引大批候鳥到白洋淀棲息、繁殖和越冬。
近年來,雄安新區雄縣采取“政府+民間協會+志愿者”的管理模式,推動形成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愛鳥護鳥的濃厚氛圍,白洋淀再現“候鳥天堂”生態美景。
?
特別鳴謝:
雄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
雄縣愛鳥護鳥協會
雄縣愛鳥護鳥志愿者賈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