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快建設京畿福地、老有頤養的樂享河北行動方案出臺
我省將構建“一區、一圈、三帶”康養產業發展格局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建設京畿福地、老有頤養的樂享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構建“一區(環京4市14縣養老核心區)、一圈(秦唐石高鐵1小時養老服務圈)、三帶(燕山、太行山、沿海康養休閑產業帶)”康養產業發展格局,打造京冀養老福地。
方案提出:到2025年,養老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服務業態更加豐富,老年助餐、居家照護服務力爭覆蓋80%以上城鎮社區,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拓展到70%以上的涉農縣(市、區),養老項目建設增量提質,“醫、藥、健、養、游”五位一體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27年,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城鎮社區日間照料服務進入提質擴面新階段,老年助餐、居家照護等日間照料服務力爭覆蓋90%以上城鎮社區。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拓展到80%以上的涉農縣(市、區),專業化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環京協同養老示范帶形成規模效應,有效承接北京養老需求,康養產業實現集聚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打造一批百億級的產業集群。
方案圍繞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優化普惠養老服務供給、創建協同養老示范帶、創新發展養老產業、構建老年宜居環境五個方面提出主要任務。
為進一步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方案提出,把保障特殊困難老年群體基礎性的養老服務需求作為重點,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推進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到2025年符合條件的12萬戶全部改造完成;強化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確保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都能實現集中供養,支持公辦養老機構增加護理型床位,到2027年占比達到65%以上,提升失能老年人照護能力。
在優化普惠養老服務供給方面,方案強調,探索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支持各地申報國家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到2027年家庭養老床位力爭達到2萬張;建設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到2025年城市居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達到100%;建設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拓展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服務功能,支持具備條件的鄉鎮養老機構轉型提升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將專業服務延伸至農村;提升養老機構照護服務能力,支持養老機構和地方政府簽訂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合作協議,鼓勵養老機構引進優質醫療資源配建二級或三級醫院,支持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到2027年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或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含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達到500家。
為順應需求多元化趨勢,方案指出,創建協同養老示范帶,構建“一區、一圈、三帶”康養產業發展格局,打造京冀養老福地。推進醫養項目建設,到2027年基本形成醫保政策融通、醫療服務強、居住品質優的為老服務環境;推進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項目建設,到2027年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轉型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吸引更多老年群體休閑康養。
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創新發展養老產業。方案提出,創新發展“行業+養老服務”業態,壯大產業龍頭,豐富老年用品,增強為老服務科技創新能力,讓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惠及更多老年人。到2027年,引進5家以上央企和知名民營養老企業,培育5家以上本土養老產業龍頭企業;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市、縣初步建成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菜單式”便捷服務。
為構建老年宜居環境,方案指出,全面推進老年友好型城市和社區建設,持續發展老年教育,到2025年全省縣級以上城市至少各建有1所老年大學,到2027年全省50%以上的鄉鎮(街道)至少各建有1所老年大學分校(老年學校);豐富老年人日常生活,推進社會環境適老化改造,完善老年人環境支持體系,有效提高老年人社會參與程度。(記者趙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