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雄安,空氣中充滿創新的味道,激蕩著澎湃的創新動能——
推動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建立協同創新聯盟,推進空天信息產業和衛星互聯網發展,正式啟動“百千萬人才進雄安”行動……
讓創新的旗幟高高飄揚,為建設雄安新區全球創新高地打下更加堅實基礎。
今年是雄安新區設立六周年。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大規模形態開發正向功能開發、平臺開發推進。未來之城拔節生長,振奮人心,催人奮進。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和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央協同辦、國家有關部委有力指導和京津兩市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委、省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新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不懈團結奮斗,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夜以繼日奮戰,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全力配合保障,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未來之城面貌日新月異,一座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雛形初步顯現。
■ 雄安質量貫穿每個工程
站在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創新服務中心的瞭望臺上向四周遠眺,一個個備受矚目的重點工程躍然入目——
互聯網產業園里,中國星網總部項目主體結構封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項目建設正酣;北京援建的“三?!币呀浗ǔ?,雄安宣武醫院封頂……
2017年4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2017年2月23日和2019年1月16日兩次親臨雄安新區實地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引路領航、把關定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
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從政治的高度認識雄安新區,從戰略的高度把握雄安新區,從全局的高度建設雄安新區,以大歷史觀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
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倪岳峰多次到雄安新區調研,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今年2月23日,倪岳峰在雄安新區主持召開座談會,與雄安新區、省直有關部門、疏解企業和基層干部群眾代表深入交流。倪岳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把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場景,凝心聚力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發展邁上新臺階,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高標準”和“高質量”是雄安新區建設的兩大關鍵詞。
六年來,先后有60多位院士、國內外200多個團隊、3500多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參與新區規劃體系編制。從規劃藍圖進入到大規模建設,新區累計完成投資超5100億元。
創造“雄安質量”,要用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推動新區建設。
雄安人自豪地說,新區同步建設的有“三座城”,分別是“地上城”“地下城”和“云上城”。
地上的變化肉眼可見。地下綜合管廊集納了水、電、氣、暖、網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管線,街頭不見井蓋,抬頭沒有飛線。新區全域實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建設,現實城市中的每一棟建筑、每一桿路燈都在數字城市中一一對應。
在雄安新區,混凝土攪拌站都充滿了“未來感”。
沒有機械轟鳴,沒有塵土飛揚……在中國二十二冶雄安新區容西1號混凝土攪拌站,廠房安靜整潔得像寫字樓一樣?!皠e看沒有聲響,咱可刷新了全國混凝土攪拌站單日產量最高紀錄,供應著新區10%以上的混凝土?!敝袊奔瘓F雄安公司項目管理部部長聞海軍說。
通過采用“BIM+GIS+IOT”技術,該混凝土攪拌站將“互聯網+”與廠區管控要素相結合,實現了全智能無人值守、全標號自動配比。用工量降至以前的十分之一,生產效率卻提升3倍多。
牢固樹立規劃即法理念,新區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通過的各項規劃,確保規劃執行不走偏、不走樣,真正做到一張藍圖干到底。
省委全面領導新區立法工作,積極穩妥推進《河北雄安新區條例》《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出臺實施,以法治護航未來之城行穩致遠。
從“一張白紙”起筆,穩扎穩打,未來之城雛形全面顯現。
重點項目建設有力推動城市框架全面拉開。雄安新區環城市外圍道路、內部骨干路網、生態廊道、城區水系“四大體系”基本形成。啟動區“三橫四縱”骨干路網具備通車條件,起步區“四橫十縱”骨干路網全面開工。
重點片區功能更加清晰。新區形成以啟動區為主的集中承接區域,以昝崗片區為主導的產業發展和支撐疏解區域,以容東、容西、雄東片區為基礎的居民居住和生活服務支撐區域,三個功能區域同步推進、融合發展。
■ 承接疏解積極有序推進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是設立雄安新區的初心。
新區設立之初,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雄安新區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新區,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重點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能要?!?/font>
六年來,雄安新區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把引進央企擺在突出位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作用日益顯現。
3月23日,雄安新區啟動區,中國中化總部大廈項目塔吊高矗、機器轟鳴,舉行了項目正負零澆筑儀式。
中國中化是雄安新區首批標志性疏解項目之一。在這個被稱為“001大廈”的項目施工現場,幾十根鋼結構柱已經豎起,“金蘆葦”八角形的造型輪廓初顯。
“沖出正負零,地下主體結構施工完成,轉入地上施工。”中國中化001大廈項目綜合辦主任王棟說起項目來如數家珍。他說,項目建設創下雄安“三個最”:70米的樁基鉆孔深度,創雄安最“深”;一次性澆筑15000立方米混凝土筏板,創雄安最“大”;大樓將成為雄安新區的地標性建筑,150米建筑高度,創雄安最“高”。
同樣位于啟動區的中國華能總部項目,一期工程已完成現場試樁、灌注樁等施工。工程計劃2023年9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2024年12月具備總部入駐辦公條件。
中國華能總部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部大樓項目通過全球公開招標,將利用能源企業優勢實現建筑光伏一體化,打造綠色低碳示范性、標桿性項目。項目按照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設計,節能率可達41%,每年減碳量約2300噸。
牢記新區設立初心,積極有序承接疏解。
倪岳峰強調,要自覺服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全面落實疏解清單,創新完善支持政策,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
企業三批次集中式入駐雄安,新區承接疏解帶來蝴蝶效應。
這是首個央企產業集群入駐雄安。2022年11月23日,中國中鐵產業集群疏解雄安新區揭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多家企業將同步整體搬遷到雄安新區。中國中鐵雄安新區區域總部綜合部部長范丙文介紹,集群疏解正在加快進行,目前中國中鐵旗下6家三級子公司已在新區完成注冊。未來,中鐵系統疏解企業的業務專家和技術骨干將有序到雄安工作、生活。
這是首次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大規模集中式企業入駐。2023年1月1日,來自全國各地特別是北京的40余家企業老總匯聚雄安。這些企業通過新區首批市場化項目雄安·電建智匯城集中引進、簽約入駐,對推動雄安新區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這是新區設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創新型產業集群簽約。2023年3月18日,雄安智慧交通國際論壇暨中交未來科創城產業發展大會上,86家創新型企業現場簽約,將集體入駐雄安新區昝崗片區中交未來科創城。
一個個疏解企業和單位的到來,除了帶來相關產業集中導入,還對雄安新區城市繁榮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雄安新區改發局副局長丁進軍說,目前,首批疏解的央企總部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中國星網總部項目主體結構封頂,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總部項目加快建設,中國礦產總部項目完成選址。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醫院選址落位,正加快推進項目立項等相關準備工作。中央企業在雄安新區設立各類機構140多家,其中二三級子公司90多家。
雄安新區的承載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近日,雄安新區出臺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總部企業創新發展六條措施,制定爭取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落地三年行動方案,同時加快制定住房、薪酬、社保、醫保、人才引進等一攬子配套政策,基本形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10”政策體系。2023年,新區將爭取30家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落戶。
■ 努力打造全球創新高地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邁出的每一步,都在創新中前行。
3天兩場座談會,共同聚焦創新領域,是雄安新區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
3月27日,在推動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協同創新座談會上,倪岳峰強調,深化雄安新區高校協同創新,為辦好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注入強大動力。
3月29日,在推進空天信息產業和衛星互聯網發展座談會上,倪岳峰強調,推動空天信息產業和衛星互聯網創新發展,攜手把雄安新區打造成為全球創新高地。
新區之新,要義在創新。行走在雄安新區,創新氣息撲面而來。
3月16日,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臨時辦公園區光電子農業實驗室,蔬菜在LED燈光照射下靜靜生長。一支平均年齡31歲的科研團隊,為蔬菜生長開出科學的光配方,以提升產量和品質。
研究員張偉是團隊成員之一。2022年初,他從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辭職回到家鄉,開啟雄安追夢之旅。張偉說:“學成返鄉是責任的召喚。更重要的是,家鄉一系列喜人變化和良好科研環境,讓我相信在雄安大有可為?!?/font>
2021年5月,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成立。在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雙輪驅動下,研究院建立了通信光子集成芯片等一批實驗室團隊,先后承擔或參與國家及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十余項。院長祝寧華是新區首位院士,研究院各類科研人才達120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批3774人獲得“雄才卡”,1000余名“雙一流”高校高學歷人才被引進,一批批干部從中央和國家機關以及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發達地區匯聚于此,雄安新區正努力成為高層次人才集中的寶地。
讓創新要素資源加速集聚。從奇安信科技、百度等一批高端高新企業入駐,到建設科創產業園、中試基地、自貿試驗區、綜保區等平臺載體,雄安新區向著京津冀創新的源頭、全國創新發展的樣板邁進。
厚植創新土壤,雄安新區大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讓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涌流。
參加完3月18日舉辦的一場建設項目招標會,河北雄安浩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萌興奮不已:“多虧手續辦得快,我們才趕上了這次招標。”
5天前,張萌來到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當場遞交材料,立即取證。他為政務辦理的“雄安速度”點贊:“在很多地方,這個許可證要半個月以上才能辦下來?!?/font>
為提高即辦件比例,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重塑審批流程,打通使用各部門審批人員,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目前,即辦件比例較2021年提高30%,辦理的平均承諾時間比法定時間縮短70%。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雄安新區爭當“改革先鋒”。
六年來,雄安新區實行黨政合設、大部門制、扁平化管理,打造審批事項最少、工作效率最高、辦事成本最低、服務態度最好的“雄安服務”品牌,推動雄安事雄安辦,網上辦、便捷辦。近期,新區積極推進“企業開辦3.0版改革”,推出5類改革創新舉措,不斷拓展改革范圍。
體制機制改革逐步深化,打造建設樣板之城的“軟環境”。智慧應用日漸增多,鍛造承載未來之城的“硬支撐”。
3月20日8時許,安全員劉勇在一輛智能網聯巴士上坐定,手握一只酷似游戲機手柄的操縱桿,又一次開始了正式上路前的實際道路測試。進出站、避讓、停車,車輛順利完成了自動駕駛的各項測試任務。
“聰明的車”暢行,需要“智慧的路”發力。雄安新區通過軟件硬件結合,發展智慧交通,建設不堵車的城市。
去年11月,容東片區首片數字化道路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全球首個城市區域級數字化道路項目。
總里程達153公里的數字道路上布設智能信息桿柱6000多根,實現圖像數據、雷達數據、感知數據等交通全量數據的采集、匯聚和實時傳輸。強大算法對數據進行快速處理,既能為數字交通平臺建設提供數據支撐,又能助力提升智能駕駛車輛的安全性及通行效率。
創新驅動,智慧賦能。
以城市計算中心和塊數據平臺、城市物聯網平臺、視頻一張網平臺、CIM平臺為核心的“一中心四平臺”建成,形成全國首個城市智能基礎設施平臺體系;5G基站深度覆蓋;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首批租房補貼……智慧雄安奔向未來。
敢闖敢試天地寬,銳意改革景色新。
雄安新區以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推進創新發展,努力打造成為全球創新高地。
■ 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生活
“我們可不是為了一個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好生活。”一個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雄安新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牽掛。
新區發展,人民共享。倪岳峰強調,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使新區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市民需要出發,一個具有宜居環境、優質公共服務的城市正不斷成長。
“如果你是一名船長,如何通過掌握潮汐規律確保船舶安全進出港?今天我們就來試一試?!?月24日下午5時許,一堂以“玩轉TI圖形計算器”為主題的校本課正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雄安容東分校進行。
高一(7)班學生劉星宇和同學們借助TI圖形計算器進行數學建模,并熱烈地討論著潮汐對港口水深的影響。他愛好數學,也在校本課上遇到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同學。其他教學功能室里,中華傳統文化、生活中的化學、英美戲劇鑒賞等課程同樣為學生們帶來更多的學習樂趣。
千年大計,教育先行。到今年春季,容東片區、容西片區、雄東片區已開辦學校29所。
3月10日,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執行校長黃春來到校園,仔細檢查學校內的設施,研究全球招聘教師事宜。黃春說:“希望北京學校的到來,為雄安帶來先進的教育理念,讓這里的每個孩子都綻放光彩。”
更多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向雄安新區匯聚。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北海幼兒園雄安園區、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雄安宣武醫院)項目,三所學校項目建成并移交新區,醫院項目加快建設。截至目前,59所京津冀優質學校、65家高水平醫療機構與新區建立幫扶合作關系,新區教育醫療水平明顯提升。
安居是人民幸福的基點,安居才能樂業。
劉紅艷的家在容東片區啟泰花園小區,140平方米的房子寬敞明亮,承載著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實現家門口就業。劉紅艷是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一名餐飲服務人員,她的愛人是容東片區的一名灑水車司機,穩定的工作讓他們的生活無憂。
享受15分鐘生活圈。他們可以便捷抵達社區便利店、衛生服務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鄰里驛站。通過高標準推進直飲水工程,“打開水龍頭就可以飲用”等場景也將成為新區群眾的日常生活。
雄安新區穩妥有序推進回遷安置,容東、容西、雄東等新建片區近12萬名群眾入住。新區建立起“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明媚春光里,未來之城活力滿滿。
戴上頭盔,騎上自行車,劉朝陽在工作之余常常到戶外公園騎行,盡情呼吸清新空氣,感受“人在畫中、城在園中”。
劉朝陽來自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區設立的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他的騎友也大多來自疏解企業。他們用心建設著這座城市,也感知著這里的美好。
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新區持續推進千年秀林及園林景觀帶建設,植樹造林47萬畝,綠化面積達7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4%。悅容公園、金湖公園等建成投運,“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空間格局初具雛形。
雄安新區春意盎然,藍綠交織的底色愈發濃厚。千年秀林郁郁蔥蔥,“華北明珠”水天一色。
安新縣圈頭鄉東田莊村位于白洋淀腹地,四面環水。村民田克杰家離淀邊不過十來米。田克杰說,這幾年,新區一體推進白洋淀補水、治污、防洪工程,不僅水清了,鳥兒也越來越多。
白洋淀劃定了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野生鳥類增加到25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1種,世界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在白洋淀安家;魚類已恢復至46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19種。
白紙畫美景,平地起新城。未來之城承載著人們的希望,也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想象。
2023年,聚焦“形成新形象、建設新功能、發展新產業、聚集新人才、構建新機制”的“五新”目標,雄安新區正在加快建設成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
河北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雄安新區的關心關懷和殷切期望,以大歷史觀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奮力繪就新時代中國最新、最美的畫卷。(記者潘文靜 郭東 馮陽 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