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塔吊林立、項目建設熱火朝天的雄安新區啟動區,隨著最后一罐混凝土澆筑完成,中國中化雄安總部001大廈順利完成地下結構施工,即將全面轉入地上施工階段。
白紙繪美景,平地起新城。6年來,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蓬勃生長:35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累計完成投資超5100億元,地下、地上、云端“三座城”雛形漸顯。2023年,河北提出,將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年內完成投資2000億元。
央企疏解項目建設加速
中國中化是雄安新區首批標志性疏解項目之一。在這個被稱為001大廈項目的施工現場,幾十根鋼結構柱已經豎起,“金蘆葦”八角形的造型輪廓初顯。這座大樓建筑高度約150米,建成后將成為雄安地標之一。
中國中化雄安總部001大廈項目施工現場。劉光昱 攝
同樣,位于啟動區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項目建設正酣。據了解,中國移動(雄安)智慧城市科創中心一期項目目前已完成地基基礎施工,正在進行筏板和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預計9月封頂,2024年6月實現全面竣工。中國聯通雄安互聯網產業園投資近20億元,預計4月底可實現正負零封頂,進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2024年6月竣工驗收,項目一期完工后,中國聯通智能城市研究院、聯通雄安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等研發單位與創新機構將入駐。在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施工現場,數百名建設者正在加緊施工,8號樓、10號樓主體結構完成驗收,目前正在進行二次結構和機電安裝,計劃于2023年年底達到入駐條件。
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施工現場。劉光昱 攝
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副局長丁進軍介紹,目前,首批疏解的央企總部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中國星網總部項目主體結構封頂,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總部項目加快建設,中國礦產總部項目完成選址。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醫院選址落位,正加快推進項目立項等相關準備工作。中央企業在雄安新區設立各類機構140多家,其中二三級子公司90多家。
在央企全力建設下,“未來之城”的宏偉藍圖愈加清晰可見。
河北省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加快建設4家央企總部,爭取30家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落戶新區。此外,近日,雄安新區出臺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總部企業創新發展六條措施,制定爭取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落地三年行動方案,同時加快制定住房、薪酬、社保、醫保、人才引進等一攬子配套政策,基本形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10”政策體系。
高效融入“軌道上的京津冀”
千年大計,交通先行。在雄安新區,一張以雄安為中心的“四縱兩橫”區域高速鐵路交通網絡正加速建設。目前,京雄城際鐵路通車,雄忻高鐵、雄商高鐵等工程均在熱火朝天建設中。從雄安新區出發,最快只需要19分鐘抵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50分鐘抵達北京西站、1小時抵達石家莊。
隨著相關項目加速建設,雄安新區正高效融入“軌道上的京津冀”。
“地下雄安”“云上雄安”初步建成
在雄安,街頭不見井蓋、抬頭沒有電線。水、電、氣、暖、網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管線全部集納在地下綜合管廊中。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理念,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約380公里的“干線—支線”兩級綜合管廊,目前已建成136公里、已投運47.6公里。
地下綜合管廊。劉光昱 攝
“新區綜合管廊建設屬于城市地下空間的一部分,是城市安全運行的‘生命線’。”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管廊內每10米一個可燃氣體探測器、100米一部光纖電話、200米一個攝像頭、400米一個電子逃生井蓋,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精準掌控“地下雄安”的運行狀態。
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劉光昱 攝
“云上雄安”也初步建成。目前,雄安新區已搭建起以“一中心四平臺”為核心的智慧城市基礎框架,實體建筑與虛擬數據實現同生共長。2022年底,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投入運營,雄安新區“城市大腦”開始運轉,為“數字雄安”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服務,為打造“云上雄安”提供重要支撐。
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建設加快推進,雄安新區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雛形初步顯現。“未來之城”正逐漸從規劃藍圖變為現實樣板。(記者 劉麗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