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其中提到,“高起點高標準規劃發展雄安新區教育,優先發展高質量基礎教育。”日前,河北在出臺的《關于深化科技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以新機制新模式創建雄安大學、構筑雄安新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雄安開發研究院執行院長,同時身兼民建河北省委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市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研究院副理事長等職務的武義青委員認為,雄安大學的成立必將促進京津冀高等教育的協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雄安開發研究院執行院長 武義青
武義青認為,雄安大學的辦學定位應該放在新時代歷史坐標上來思考,承擔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體現國家重大戰略意圖,立足中國大地辦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在內涵上應注重“五個一流”建設,即熔鑄一流的大學文化,培育一流的科技人才,打造一流的師資團隊,匯聚一流的學術科研,作出一流的社會貢獻。
雄安大學在學科設置上,要強化國家戰略導向和目標引導,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和“先長高、后長胖”的原則,有選擇、有重點地謀劃相關學科群和院系建設。武義青委員認為,學科要突出基礎性和前沿性,在“殺手锏”技術和“卡脖子”領域下功夫,力爭實現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從跟跑向并行和領跑轉變,保障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
在談到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時,武義青委員表示,雄安大學應秉持“敢為天下先”的辦學理念,通過創造性的實踐,明晰黨委、校長、大學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等機構的權責關系,成為我國高教改革的“領頭羊”。
武義青委員認為,雄安大學如果以中外合作方式創辦,能夠大大推進京津冀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如果以公辦為主,則應加強與國際高水平大學和學術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推進國際協同創新,以開放促改革,激活高等教育體制,提高大學的活力和辦學質量。
“期待萬眾矚目中的雄安大學能成為下一所頂尖名校,我們也像迎接教育的春天一樣,來迎接它的新生。”對于這所全新大學的未來,武義青委員滿懷期待。(記者 張恪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