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動力更強 發展環境更優
——河北省民營經濟加快轉型升級做大做優做強
制圖/孫濤
民營經濟活則全局活,民營經濟強則全局強。
這一年,面對發展的嚴峻形勢和困難,河北民企聚焦主業、勤練內功,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這一年,著眼于民企長遠健康發展,河北部署落實支持民企發展的各項政策,主動當好“服務員”,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翻山越嶺向大海。走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的河北,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和巨大空間。政企同心協力,河北民企正在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發力“專精特新”,民企“隱形冠軍”多起來
鼠標輕輕一點,在自動粉體輸送系統和自動配液系統配合下,國內最大的集中配置罐內的產品被精準配制,產品一次合格率100%;自動化洗灌封系統無人值守,“一氣呵成”完成洗、灌、封等復雜操作……在石家莊四藥的輸液103車間,這一幕每天都在上演。
這一年,“機器換人”“上云”“智能化”成為諸多制造業民營企業的發展關鍵詞,傳統制造業正在煥發新的生機。
前三季度,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8376.0億元,同比增加7.1%,占全省GDP總量的68.5%;實繳稅金3205.55億元,增速3.0%,占全省財政收入的66.4%,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更加強勁。
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和經濟下行壓力,民營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成績來之不易。
“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全面提質增效,著力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拒絕‘冬眠’,積極‘冬訓’,苦練內功,在新征程上跑出更好的成績。”
這一年,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密集赴各地調研并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用心用情用力為民企排憂解難、增添信心。
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風雨挑戰,越來越多民企保持定力,著眼于創新、改革,實現鳳凰涅槃。
做專做精,成就“隱形冠軍”——
一款混合了聚天門冬氨酸的化肥,可讓每畝土地減少用肥30%,糧食增產10%。河北協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擁有兩種聚天門冬氨酸生產工藝的企業,主營產品省內、國內、國際市場占有率分別達100%、81%、25%,行業冠軍名副其實。
在河北,這樣“牛氣”的企業不在少數,它們走“專精特新”之路,直到占據技術和市場份額的龍頭。這一年,我省入圍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9家企業,全部是民企;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0家,接近過去三年的總和,總數已達1024家,民企占九成。
創新驅動,培育壯大新動能——
遠程遙控千里之外的汽車、無需司機汽車自動駕駛……今年10月,在石家莊舉行的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長城汽車憑借L4級別城市自動駕駛、5G遠程無人駕駛、AVP全自動代客泊車等智能駕駛“黑科技”的展示和體驗,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這一年,河北省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00家,新增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1萬家。
提質增效,競爭實力明顯增強——
6月,旗幟奶粉在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蟬聯最高獎項——特別金獎,并被授予“國際高質量獎杯”;12月,石藥集團自主研發的降高血壓創新藥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中國上市名:玄寧),成為中國本土藥企第一個獲得美國完全批準的創新藥。
目前,我省認定省質量效益型企業105家、省優質產品518項,其中民營企業均占80%以上。
這一年,我省民營企業發力做大做優做強,競爭實力明顯增強。在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我省33家企業入圍,較上年增加9家,為全國入圍企業數量增幅最大的省份。
解難題強服務,為民企發展按下“快進鍵”
再過幾天,河北綠色青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項目就要開工建設了。“跑辦近一年無果,多虧了河北省政企服務直通信息化平臺解難題。”該公司總經理許新年喜笑顏開,按照進度,2020年上半年首期將可投產。
一頭連著企業,一頭直通政府。省政企服務直通信息化平臺整合了政務資源,打通了部門壁壘,拓展了企業解決問題渠道,加快了問題的有效解決。從去年運行至今,平臺已答復、解決企業問題28890個,答復率為99%。
這一年,省委、省政府建機制、優環境、強服務、解難題,大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傾力解決難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河北寶力工程橡膠有限公司新購置的電動運輸車,還沒來得及上牌照,執法人員就找上門來開罰單,還要上黑名單。這個煩心事,在衡水統戰部門組織的新一期民營企業家“匯智早餐會”上得解了。經協調,該企業被免予處罰,牌照也得到及時辦理。
這一年,省“四大班子”領導包聯165家重點企業、33個重大項目,有效解決了127項企業反映突出的問題。8位省政府領導包聯17個特色產業、22個集群,現場協調解決46項發展問題。市縣領導包聯特色產業全覆蓋,協調解決問題558項。同時,建立公職人員涉企行為負面清單制度,鼓勵與民營企業家交朋友,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精準提供服務,讓民企“找得著、用得起、有保障”。
2019年初,我省出臺《服務民營企業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為民營企業提供精準公益服務,實施民營企業“百千萬”提升工程,支持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一年來,我省重點培育122家民企集團、704家領軍企業、1.3萬家規上企業,設立20家“企業診所”,引進500名“工業大夫”,為企業開展“把脈問診”服務。開展“百場萬家”等線上線下服務活動2100余次,服務企業近5萬家。中小企業政策信息發布平臺推送信息2379條,點擊量32.82萬人次。
——落實減稅降費,讓企業輕裝上陣。
不久前,河北滄海核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下線了國際首套ODF焊管成型機組。1至9月,該公司享受各類稅費減免221.76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都投到了產品創新研發中,而新產品也為企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卸下沉重的包袱,企業才能走得更遠。前三季度,全省新增減稅降費552.8億元。其中,192.6萬戶小微企業享受普惠性減免82.6億元。截至10月底,全省累計清理出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逾期欠款105.9億元,清償進度62.84%,提前超額完成國家要求的“年底前清償一半以上”的目標。
——破解融資瓶頸,讓企業飛得更高。
5月,河北爭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銀行一筆3500萬元的貸款即將到期,正在該公司打算四處籌借之際,霸州市政府出資設立的紓困基金伸出援手,為該公司解了圍。
這一年,全省各地設立民營企業紓困基金,省級發起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上市公司紓困基金。創新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專項安排50億元再貼現額度,全部用于支持民營企業。通過產融對接分別支持工業企業、中小微企業額度8600億元、1.215萬億元。投融資平臺上線運行,注冊金融機構17家、企業1342家。
每一滴水珠,都蘊藏著奔騰的力量。這一年,河北民營經濟爬坡過坎、躍向高端,一路收獲,一路精彩,正源源不斷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記者米彥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