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土地儲備中心堅決抓實抓緊抓好征遷安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自然資源管理、綜合執法、鄉愁保護等工作,既突出重點又統籌推進,既堅持原則又擔當負責,既穩步有序又大膽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圖為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土地儲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
“我們嚴格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四統四分’總體要求,探索創新區、縣、鄉、村、組‘五級聯動’的征遷工作體制,重點實施‘六步工作法’,研究制定‘一組包一村、兩人包一戶’責任制,全力推進征遷安置工作,保證新區重點工程、重大項目按照規劃時序開工建設。”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土地儲備中心充分發揮征遷安置指揮部辦公室“牽頭抓總、協調服務、政策把關、督導落實”的中樞作用,指導、協調、督促三縣及新區各部門,全力推進征遷安置工作,圓滿完成了2019年149個征遷村的征遷安置任務,征收集體土地11.89萬畝,拆除房屋1.6萬處,搬遷騰退4.25萬人,搬遷企業238家,安置周轉過渡群眾14681戶,安置隨遷子女入學3980名,安置老人養老37名。
圖為拆完后的雄縣佐各莊。中國雄安官網記者 毛鶴然攝
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土地儲備中心對3萬余個圖斑逐一進行實地調查,一次性通過國家初步核查,緊密圍繞新區規劃建設的緊迫需求,不斷加強地質勘查和地熱資源管理工作,編制完成《雄安新區地熱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2019-2025年)》及《雄安新區地質勘查規劃(2019-2025年)》并印發實施,為雄安新區依法開展地質勘查、地熱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監督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2019年,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統籌市場監管、交通運輸、文化旅游、農業等領域聯合執法,踐行行政執法改革新模式,全年檢查各類經營場所1500余家次,抽檢產品31個品種256個批次,查扣超限超載車輛1095輛,消除234處鐵路安全隱患。不斷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組織“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檢,推動秋冬季散煤管控和潔凈煤質量監管,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非洲豬瘟排查、成品油市場監管、知識產權保護等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圖為綜合執法局相關領導到安新調研藥品監管工作。
2019年,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聚焦實現征遷安置和鄉愁保護“兩促進、兩不誤”的目標,整合各方資源,進一步核對鄉愁文化底數,針對27個整體搬遷村莊涉及的173處物質類鄉愁遺產保護利用問題,結合鄉愁遺產的歷史、社會、文化、情感價值和保存現狀,采取專業人員現場判定的辦法,將該保留的鄉愁遺產分別以原址保留、構件保留、信息留存等方式進行妥善處置。容城縣張市村糧站、河西村王德亮民國老宅等重要鄉愁遺產原址保留,相關老樹以及烈士紀念設施等均得到了有效保護。
圖為南文營300年古槐。新華網供圖
2020年是雄安新區實施大規模開發建設的關鍵之年,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土地儲備中心將把握“服務服從新區大規模規劃建設”這一主線,做優“制度建設和素質提升”兩項工程,抓住“征遷安置、自然資源管理、綜合執法”三個重點,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努力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推進新區全面建設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