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積極響應2023年“提振消費信心”消費維權年主題,加強消費教育引導,幫助廣大消費者樹立消費維權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增強依法維權主動性,推動形成消費維權領域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新局面。根據近期消費者投訴舉報情況和關注的熱點,發布如下消費警示提示:
一、食品選購要細心,外出就餐需謹慎
在選購食品時,要選擇正規的商場、超市和市場,不采購“三無產品”、過期產品和外觀異常的產品,不采購包裝標識不齊全和過度包裝的食品,不采購未按要求冷凍冷藏保存的食品;外出就餐時,注意選擇環境整潔、信譽度高、具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餐館就餐。就餐前注意餐具是否消毒處理,及時索取并留存消費票據,不食用含有毒有害成分的食物、來歷不明的食物、感官性狀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食物。
二、預付消費有風險,謹慎充值多防范
在辦理預付式消費卡時,盡量選擇規模大、證照齊全、信譽好、經營狀況良好的商家。根據自身實際需求,理性充值。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內容,明確消費卡的適用范圍、有效期限、服務項目、優惠幅度、退卡條件、違約責任、終止服務、轉讓等細節,不輕信口頭承諾。及時核對余額動態,索要充值票據憑證。
三、網絡購物需謹慎,看清規則防詐騙
面對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消費者要詳細了解商家的促銷規則,貨比三家,不盲目跟風購買,看清網購商品的規格、保質期、價格、支付方式、配送范圍、退換貨規則等詳細信息。不隨意透露身份信息、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通過正規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收到商品時,當場查驗貨物,查看商品是否與網站圖片及宣傳信息一致,確認無問題后再簽收快遞。
四、房屋租賃套路深,合同簽訂要當心
新區租賃消費者要選擇合法的租賃服務平臺和正規的租賃企業,多方了解市場價格區間,自覺警惕價格明顯高于市場或低于市場的租賃企業和租賃交易行為。謹慎細致簽訂合同,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對所簽條款仔細推敲,避免租賃合同中的“霸王條款”和“合同陷阱”,寫清房租支付的方式,并留存好支付憑證。
五、網絡游戲要有度,家長引導很重要
家長要履行監護責任,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網絡游戲消費觀念,合理規劃游戲時間,引導孩子文明、健康的上網習慣。家長在設置支付密碼等重要信息時,盡量避免未成年人知曉支付方法,可以采用指紋或面部識別等安全級別較高的驗證方式,減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同時,要妥善保管賬戶消費明細、家長與未成年人的溝通記錄、充值時家長不在場證據、與游戲客服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支付憑證等重要信息,以備日后發生消費糾紛時維權有據。
遇到消費糾紛時,可首先選擇自行與經營者協商解決,如無法達成和解,應及時撥打消費維權熱線12315或直接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反映。與此同時,如遇哄抬價格、以次充好、銷售“三無產品”等違法經營行為,可及時撥打1231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